19第十九章(2 / 2)
他在位的时候,不但将所有的亲王,幽禁在了王府中,甚至还对他们本人,与后代百般羞辱。
例如……
在这期间出生的慕厌舟,名字里的“厌”字,就是先皇的杰作。
那昏君登基后,没有改掉这个名字。
也在间接说明,他并没有史书上记载的那般,关爱自己所谓的“发妻之子”……
此时相府守卫正在交接。
大雨中,没有人注意到,院墙下正有人藏匿。
就是现在!
宋明稚仔细戴好了帷帽。
他足尖一点,便趁着守卫交接时,跃进了相府。
甫一站定就将铃铛藏在了袖子里。
当初的柳家,就是因为上一位皇帝的行径恶劣,这才会出兵帮助那昏君夺位。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就让这天下,换了一个新主人。
当了一辈子暗卫的宋明稚。
对这种剧情,再熟悉不过:
宋明稚猜测。
那昏君或许就是从宫变之后,开始忌惮柳家,与流着一半柳家血液的慕厌舟。百足之虫,断而不蹶……当年被柳家推上皇位的他,最怕的就是重蹈覆辙。
守卫的声音,打断了宋明稚的思绪:
“都仔细点!”
“一个个的都给我打起精神??”
相府的守卫,要比齐王府严很多。
但是这并不妨碍宋明稚来去自如。
他淡淡地瞟了远处的守卫一眼,转过身就走进了藏在相府假山背后的暗道里:
慕厌舟登基以后肃清奸党,相府也被朝廷收走。百年后,身为暗卫的宋明稚,隔三岔五就要来这一次,早将府内的密道、暗室,搞得清清楚楚。
不过一盏茶的时间。
宋明稚便通过暗道,走进了连接严元博书房的密室之中,静静地守在了此处。
身为暗卫,他向来很有耐心。
……
户部受贿一案,矛头已经指向了写诬状的冯荣贵。
在原本历史上,慕厌舟登基以后,刚将此事查到他的头上,奸党便试图杀他灭口。然而那时,登基为帝的慕厌舟,早已做好准备,派暗卫保住了冯荣贵,这个关键性的证人。
这一回,事态不同……
那个昏君显然没有齐王的脑子。
宋明稚要想办法保住这个证人。
“严大人!”
“大人,冯荣贵那小子半点也经不起查啊。”
“若再耽搁下去,他定会将我们供出来的……”
宋明稚:“!!!”
不知过了多久,宋明稚的耳边,终于传来了一阵嘈杂的声响。
有人走进了严元博的书房之中!
崇京城的大雨,还没有停下来。
深藏在相府下,由石砌城的暗道没有一点烛火,在这个雨天,显得尤其阴冷潮湿。
宋明稚身上的素衣,早已被大雨打湿。寒意顺着石壁,蔓延到了他的全身。然而他却像是没有感受到一般,轻悄悄地走上前,将耳朵贴在了薄薄的石板上,隔着密道之外“噼啪”的雨声,耐心听着书房里两人的谈话。
不同于方才那个人。
严元博的情绪,并不激动:“冯荣贵决不能留……”
他咳了几声,朝另一人道:“未免夜长梦多,你们今日戌时就动手,直接杀了他,说他……畏罪自.尽。再随便放一把火烧了他的那府邸就好。”
另一人立刻道:“是,大人!”
宋明稚:“……”
眼前这一幕,与历史上一模一样。
黑暗中,宋明稚轻轻地抿了抿唇。
原主的武功并不差,但是一直养尊处优的他,并不适应阴湿的暗道。还没听多久,宋明稚的手指尖,便被寒气所侵蚀,微微地颤了起来。
但是他并不着急走。
而是耐心守在这里,听完了严元博的所有安排,方才再次凝神屏息,静悄悄地通过密道离开了相府。
接着,靠在背街的院墙上,闭上眼睛轻轻地咳了起来。
同时,仔细想到……
自己虽然能出手救人,但不在朝堂之中的自己,就算出手救了冯荣贵也没有任何的用处。
眼下自己只有一个选择:
赌最后一把,赌齐王殿下真的如自己猜的那般,是韬光养晦!
赌他会出手相助!
宋明稚蓦地睁开了双眼。
自己现在的任务,就是通风报信??
-
灰蓝的马车穿过街坊。
冒着大雨,光明正大地朝向了尚书府的侧门。
住在这附近的百姓们都知道:这驾马车里的人,是尚书府负责采买的下人。每隔上一阵子,他都会乘这驾马车,去崇京城里,购买府内近日所需的蔬果、茶酒。
马车一路畅通,驶入尚书府内。
自始至终都没有人多看它一眼,更不会有人想到,这驾车里坐着的人,其实是当今的齐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