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初次谈判(2 / 2)
向宁心知这样问下去就没完没了了,却不愿对半生不熟的人据实以告,转念想起麦秋和陶温都是新闻系的,于是随口扯谎道:“我是学新闻的。”
枕安得到了答案,果然点点头不再追问,似乎并未察觉这个参考答案不是正确答案。
向宁思忖片刻,还以为他是因为不想听自己背诵冠冕堂皇的道歉稿,才屡屡故意扯开话题。
于是,她决定下一剂猛药,把最实际的利益放在台面上来谈。
为了留出谈价的空间,向宁给手头的预算打了个八折,用筷子蘸着碗里的汤水,将那个数字写在了空瓷盘上,并将其推到枕安面前。
“关于咱们的合作,您看这个价格可以吗?”
“不急。”枕安没有看那个数字,而是搛起一块鱼肉,慢条斯理地剔起刺来,“我更想知道,如果我愿意帮这个忙,你们需要我做什么?”
向宁垂眸假作思索状,片刻后答道:“我们这边可能会回应说??那张专辑封面是况星宸在您的指导下‘参与创作’的,其行为本质并非抄袭,而是共创。”
最理想的洗白方式当然是由枕安本人出面发文,佐证这个说法。
然而枕安并没有任何经过公开认证的社媒账号,向宁也不指望说服他为了这桩糟心事专门搞一个认证账号。就算他愿意帮忙,价格也不好谈。
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放心,我们不会要求您作出任何违心的公开表态,您只要在这个问题上保持沉默就好。”
先铺垫铺垫,把客观上“行不通”说成主观上“不会要求”,至少显得有在考虑对方的心情。
“我们还想买一幅带您署名的画,如果您不舍得出手公开展出过的作品,那么废稿也可以。不过,我们对外的说辞可能会是??这幅画是您送给况星宸的合作礼物。”
“也可以”一句,听起来似乎做了让步,实际上废稿才是向宁真正的目标。一方面更容易压价,另一方面,如果况星宸能拿到枕安从未公开展出过的作品,不是更说明他们二人私交甚笃吗?
此外,“封口费”的名字实在不好听,如果想让对方心安理得地收下,就得给人家找个挑不出错的理由。哪怕是高价买一张废纸,只要有“艺术”这块遮羞布,大家面子上总能过得去。
“如果刚才那个数字没有达到您的心理价位,我们也可以再想想办法,提一提价。您放心,反正是况星宸自掏腰包,咱们不用替他省钱。”
就算有意向合作,毕竟被抄了作品,枕安心里难免对况星宸有些怨气。向宁这时站在“咱们”的立场上,给他指出一条能让况星宸破财的路,难道他还有不走的道理?
打完这一套组合拳,向宁已经有了些信心,静待枕安的回应。
然而他却似毫不在乎,也不知有没有把她的话听进心里,只将那块剔净了软刺的鱼肉放在小碗里,推到向宁面前。
“尝尝?”嘴角的笑意若有似无,目光倒是真诚,“这是我的拿手菜,也不知道你吃不吃得惯。”
这是什么意思?向宁不解。
难道是……服从性测试?想看看她的“诚意”?
向宁心里塞满了带着隐形感叹号的问句,脸上却仍旧挂着温柔的笑,垂眸避开枕安的视线,将那块鱼肉塞进了嘴里。
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