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6风归处(1 / 2)

加入书签

景圆不语,心中却在想,那大概就是萧罕了,萧家狼子野心,也不是省油的灯。

只是,梦中的叶安一口咬定,这件事全然是他们自己的计划,背后没有萧家人,景圆也有些拿不准,

单凭陈介他们这些人,势单力薄的,真的有能力将事情的发展轨迹按照梦境中那样展开吗?

景圆深叹,他如今弄清楚了梦中太子高旭死去的原因,改变了现实高旭的命运轨迹,

现世的高旭没死成,而高钊也自然没有理由越过高旭登基了。

至少,又减少了高钊登基的机会,也是好事一桩。

景赢喃喃说道,“看来当务之急是找到罗匀,他不仅能解开陈介地道里的锁,还能为我们解惑,我总觉得封州一行,有些过于顺利了。”

景圆心中反驳,顺利?可一点不顺利,只是幸运。

若不是他梦见许多事情,宋无那群人早就起义了,而那片阿芙蓉地,说不定又会在不知不觉中落到高钊手中,成为日后要景赢命的工具。

景赢忽然想起景圆书桌上的猫爪印,

“他们到底是如何潜进太子身边人的府邸,弄出这个猫爪印的呢?会不会还有我们不知道的人。”

景圆挑眉,是啊,猫爪印,看来还有人藏着呢。

景圆知道景赢的直觉很准,而景圆深受梦境影响,一直怀疑萧罕。

能在最后关头和高钊不相上下的萧罕,决然不会是一个简单人物,而萧家的筹谋,也定然不会是在暴露的那一刻才开始。

萧家应该已经在暗处蛰伏很久了,只待一个时机,便会伸出他们贪婪的头,给这看似平静得像一滩死水的世界一个大大的惊吓。

景圆选择相信叶安说的话,景圆觉得,未来的叶安是为了给陈介报仇,才会杀死高旭,叶安主观的杀人动机的确和萧罕无关。

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萧家没有在里面浑水摸鱼,推波助澜。

景圆认为,他和景赢的封州一行,萧家肯定在其中动了些手笔,或许就是从邹无眉府里挖出来的证据,毕竟太巧合了,

刚好邹无眉还留着后手,刚好证据是徐、陆两家在封州干的所有违法勾当,刚好证据里有陈介和宋三春

??就像是为他们量身制作的给徐家和陆家治罪的工具一样,一切都严丝合缝。

但是目前的景圆并不介意,敌人得一个个除,现在的当务之急,是除掉徐、陆两家,捎带着让唐家和赵家伤筋动骨。

景圆并不在乎徐家到底上的谁的船,叶安方才字字句句说的都是陆家脚踏两条船,

或许是叶安不知全貌,也或许是徐家确实只对赵家忠心耿耿,但是,景圆不在乎。

如同高旭和高钊漠视他们的狗??徐家鱼肉百姓一样,

景圆一点也不在意徐家的清白,景圆只想断掉赵家、唐家的臂膀,然后让赵唐两家斗得你死我活就行了。

水越乱,他们才有越多的机会。

景圆自从梦中得知桑闳和桓王的死与永承帝有关后,便对永承帝这一脉皇室血脉无多少恭谨之心

??不过乱臣贼子,何惧?!

何况,是永承帝害死了桑闳,害死了景赢的外祖父,

害得景赢和母亲过着流离漂泊的生活,害得景策数十年壮志未酬,害得景策如今还要对着仇人低头屈膝??

这些仇,景圆不可能忘,景圆知道,或许不久萧家就要从幕后转到台前,到那时,景圆也并不介意与虎谋皮。

谋逆大舞台,有胆你就来!

有了刘真呈上去的折子,永承帝判定了太子的清白,也强撑着身子上了早朝。

在朝上,依着高钊从封州抄出来的证据,以及这段时日赵家又找到的其他证据,永承帝当即就发落了徐家和陆家

??徐、陆两家都被抄家,成年男丁全被处斩,其余人流放三千里。

因着徐家至死也没有吐露出唐家,唐家也费了颇多功夫从这场漩涡中抽身,是以,虽然唐家伤筋动骨,却还是留有实力。

与此同时,封州多年前的那场洪涝终于见得天日,当地百姓为那些无名的死者筑起一座纪念塔,每到年节,便有许多人前去烧香祭拜。

宋无等人终大石落地,开始过起了市井中的烟火人生。

那座曾经被世人奉为“读书人圣地”的齐乐堂,如今恶名昭著,

因此也被新任的封州知府改造成为慈幼院,专门收容无家可归的孤儿和老人。

而云京朝堂的变化就有些诡异,永承帝似身体愈发不好,屡屡不上朝,而洛王高横及背后的唐家则依旧被赵家处处针对,

洛王一连搞砸了好几样差事,永承帝气得在御书房对洛王破口大骂,

有次严重得还直接摔了东西,又几次后,永承帝干脆勒令洛王在府中闭门思过一年。

唐家一直走霉运的同时,本该风生水起的赵家,内里也波涛汹涌。

赵家内部似乎分化了。

赵家分成了两派,分别站队高旭和高钊,尤其是自洛王被禁闭以后,太子和谌王的矛盾顷刻间被冲上了风口浪尖。

众人都怂着脑袋做事的时候,景圆却出乎意料的高调,先是在武斗赛上一举夺魁,吸引了全场目光,

又是高调地和高旭来往,成了铁杆太子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