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1 / 2)
“有人刺杀你?”郗符眉心惊跳,下意识握住谢澜安的胳膊“这又是几时的事?”
朝臣们闻言也懵然相觑一时分不清真假。
谢澜安今日上朝真可谓有备而来,她先谏寒人取士,是掷在太极殿上的第一声惊雷,再牵扯上女子参考,是第二声惊雷,眼下忽又自曝遇刺,则是第三次骇人听闻了。
王翱脸色猝不及防地一沉皇帝脱口问:“爱卿何时遇险怎未听你提及可有受伤?刺客可有抓到?”
谢澜安轻挡开郗符手臂道:“刺客已服毒自尽现有物证。”
文臣堆里的辛少筠总算等到这句话精神一振。
御史台事先也并不知中丞今日会在朝上作惊人语方才所受的震惊与其它臣僚一般无二然而却知道此刻是中丞大人用他们的时候了。
辛少筠当即侧出一步,立在中道上声音洪亮道:
“启禀陛下,射杀中丞的箭支经大理寺鉴定,与去岁射杀太学生杨丘的箭支相同。陛下可传物证。臣以为此事说明,两件案子的主使者为同一人,且不是京城外的势力。
“当初庾氏全族下狱审问时,庾奉孝连谋逆罪都认了却不认杀太学生这一宗。以当时太学门前的形势看庾氏要抓人也确实无需放暗箭。由此论之,背后的主使者必是想激化外戚与清流之间的矛盾那么他必然既不属于外戚
郗符紧皱眉头将目光投向王翱。
“你们扯东扯西地在说什么?”王道真没想到他们久查无果的事会被谢澜安当廷道出但听到刺客已死心又放回了肚子他打断辛少筠“现今在说女子参加会试不合规矩的事!”
“嗯我的性命不怎么值钱所以王司马不以为意”谢澜安应了声环顾四周“但前任吏部尚书洪养元家中三口老小的性命也不值钱吗?辛大人!”
“是。”辛少筠应声“中丞大人鞠躬为国性命自然是值钱的。下官得知长官遇袭后不敢怠慢督促大理寺调查协理卷宗时便发现除了上述发生的两起箭刺案原来在修平元年还发生过一起案件。当时尚是太后听政时吏部尚书洪养元曾上启琅琊王氏在朝中门徒甚广王翱为丞相其子为扬州司马当年九品选官入朝者有王氏门生三十人之多似有不妥。此事当时决议无果结果不出一月洪尚书的夫人陪同婆母上山敬香所乘马车翻下山崖洪尚书的妻女与高堂三条人命就此湮灭。”
朱御史目视丞相接着说:“陈宗旧卷上有涂抹仵作记录的痕迹原记
录洪夫人胸口之伤不似崖下树枝贯穿
“敢问丞相如果此事真是意外为何要改伤遮掩当时的大理寺少卿也是您老的门生吧?”
“朱御史疑心此乃老夫所为?”王翱从容自若“证据呢?就凭你们几句模棱两可的猜测吗?”
他冷冷看向谢澜安“提议寒人科举和遇刺案件是两件事情谢中丞搅在一起说不过是意图混淆视听!”
“不这并不是两件事啊。”谢澜安理了理袖摆嘴角流露一缕讥诮“我现下怀疑有人涉嫌刺杀朝廷命官那么此人的话便不足取信在三司查明真相之前于公于私这人都不该再参与朝议了。”
??原来这才是她的目的她想封住老夫的口!王翱恍然大悟喝道:“小儿空口无凭你道涉嫌便涉嫌吗?”
谢澜安不理他“竹客。”
辛少筠执笏再次向南面深揖:“陛下容禀下官查找旧卷宗时事有凑巧还发现了些旁的东西。”
他偏头示意御史台的文吏出列手捧一叠札子跪呈皇帝辛少筠道:“此为符安至修平年间庾太后主政时王丞相批红的两省文书。”
王翱神情现出片刻迷茫继而瞿然阴沉。
什么事有凑巧根本就是奔着这个去的吧?郗符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出一声“高”意会了谢澜安的意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