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8章(1 / 2)

加入书签

谢澜安对王道真拘而不杀,游街示众。在她跟前说的上话的大臣心知王道真的犯律给了女君敲打朝堂上下最好用的铁柄

从委婉地求情,到不敢再求情。与谢晏冬和离的王家七郎,为了救大兄长跪在宫门外,直到磕头磕昏过去,也未获见女君一面。

次日晌午,王老夫人进宫求见谢澜安。

议事阁里新置了一口卷缸大小的斗形鎏银冰鉴,在暑日里散发着丝丝清凉。谢澜安坐在书案后右手边堆放着近尺高的公文眼不离折子道声传见。

候在殿门外的王老夫人只听内侍通传一声进去见阁门处守卫森严宫娥敛气搴衣入内,便见谢澜安端坐方席上朝服挺括,蟒绣煊辉。

这样的法度,比之真正的君王,已是样样都不差了。

老妇人心中长叹一声,垂首伏拜。

“老身拜见谢相。昨日吾家恶儿失心狂言,中伤命官非议政事老身来向丞相请罪。”

“老夫人年事已高免礼吧。”谢澜安说着,人却不动待宫娥将王老夫人扶起才撂笔看向她目询来意。

其实双方心里都如明镜王老夫人这是来赎人的。

想赎人就要拿出诚意。满头银丝梳得一丝不乱的王老夫人经历了丈夫辞世儿子收监家族落败种种波折依旧不损她身上出自士族的那种雍和与骄傲。她向谢澜安呈上携来的两只木匣开门见山道:

“这一只匣里乃乌衣巷祖宅以及王家在金陵的五处田庄地契另一匣里是王家名下两间质库的钥匙今愿奉与国库。”

打从谢澜安登上凤阙那日开始王老夫人便知王谢之间必定要有个了结。这半年来她一直训诫族人低调行事明哲保身却不料到头来犯蠢的是自己儿子在谢澜安如日方中的节骨眼顶风作案不顾家族死活。

谢澜安鞫人后不下狱反而游街示众她在等什么王老夫人心知肚明。

棋差一着就只能愿赌服输。

谢澜安眼风掠过两只匣子端起菊花饮子呷了一口“用这些买儿子一条命好大手笔。”

“不”王老夫人冷声道“老身买的是王氏一族余下人的命。”

“哦?”谢澜安放下茶盏有些意外“老夫人竟不是来为令郎求情的?”

王老夫人神情悲涩道真被拉到大市上如冠猴任人围观纵使他还能被放回家依这孩儿的心气断是无颜苟活了。

这个儿子保不住她却还有其它儿女、孙子、孙女。子孙都是债她这个风烛残年之人一时半刻闭不上眼

谢相剔透玲珑,老身就直言了。俗语说‘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吾夫失算,吾子失足,皆是计不如人,怪不得谁。王氏族人只愿余生做个平安普通的老百姓,还请谢相高抬贵手。

“老夫人是明白人,人不犯我,我向来不会犯人。谢澜安道,“话说到这份上了,好,看在舍姑母曾称您一声婆母的份上,我卖老夫人这个颜面。王道真死罪可免,不过三日拘押还是要小惩大诫的。

王老夫人猝然抬眼,对上谢澜安言笑晏晏的目光。

??这女子分明已经算准,道真受此折辱,已不能活!

这就是这位女君的手段,既把好处拿了,规矩立了,又能显示她宽仁大度的胸襟,手上不沾一滴血,而得罪她的人,也必死无疑。

王老夫人转瞬低头掩住眼底的郁愤交织,咬牙拜谢:“老身多谢丞相宽宏大量。

谢澜安注视着这位壮士断腕,能舍能忍的老夫人,忽对她生出一丝敬佩来。

家有这样一宝,琅琊王氏,也未必从此就消声匿迹了。

待王老夫人告退,谢澜安即命人将两只匣子送到何羡那里。

这笔资财蔚为可观,不充国库,也不入她的私账??之前谢澜安正愁拿什么和六镇叛兵谈合作,王道真这一通鼓,给她解了烦难。

迈出宫门的王老夫人,一个急火攻心,身形向前趔趄,若不是被等在宫门口的王娴迎上搀住,便要摔在那白玉墁砖上。

“祖母保重。王娴忍泪哽咽,“家中已是如此,您千万不能再有事了。我父亲……他……

王老夫人喘息咻然,无言以对。半晌,她才哑声道:“王家还有女郎……娴儿,你去参加两年后的科考,我王家门楣还、还不曾绝……

王娴茫然道:“可是科考……世家子弟不能参加啊。

王老夫人唇角扯出两道苦涩纹路,转头回望浸在浮光掠金中的巍巍紫宫。“哪里还有世家了……

“世无千年之世家,却有千年之君子。

暗无天日的诏狱,身披囚服的邝逢辰借一星油灯,向铁槛外的楚堂深揖到地。

“这些时日学生想了许多,高天金乌,非我能议,非我可撼。谢娘子当初破除世家成见,擢举寒庶,本是为造福百姓,学生却因一时意气,在此蹉跎岁月,实在愧对所学,愧对参考的初衷。大人曾让狱卒传话,说小子若想通了可求见您,我……没想到大人还记得我这号人。

楚堂站在油灯昏晦的光影下,问道:“真想通了?

邝逢辰抬起头,消瘦的脸上露出一双明亮的眼睛。“学生想通了,想求见谢丞相,愿以此罪身为坊邻乡里做此实事,哪怕是守仓浚渠

启蒙学童也好过在此百无一用。”

楚堂道:“既是如此秣陵县县令一职现有空缺你若愿意出去收拾收拾接了文书上任吧。谢相事忙也不必拜见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