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赵善文(2 / 2)
“打扰倒是没有,只是这雨都停了,二位似乎还是不想走,我猜测大概是有话要问。”那男子继续笑着望着他俩。
“是这样的,我们只是好奇,你为何要在此处讲课,这地方如此破败,孩子们也没有像样的桌椅。这几日我们看到这附近有几处学堂,你应是有学问之人,为何不选择在学堂教学?”叶羽眠有些好奇地问。
“这些有的是贫苦人家的孩子,有的是孤儿,根本没钱去学堂。而我也的确在附近的一处学堂任职,平日都是那边学堂下了课才有空过来,今日恰巧休沐时间便充足些。”那男子依旧面带微笑地回复着。
“先生大义!”叶羽眠和齐易阳都抱拳行礼。
“二位真是谬赞了!”那男子也回了一礼。
之后的攀谈中,他们得知,此人名叫赵善文,早些年曾中过秀才,之后天下动荡,加上家中拮据,他便没有继续考下去。如今,天下稍稍太平了些,他便在附近学堂谋了个先生的生计补贴家用。
一日,他路过此处破庙,见到许多孩童在此嬉戏,一问才知道,他们有些家贫,有些是孤儿。
询问一番,孩子们都说自己想读书,可惜没有那个条件。他突然想到,能否利用课余时间在此处授课,就当帮帮这些穷苦孩子?
从那日起,每日他都会到此处来授课,久而久之,孩子们越来越多。贫苦人家的父母得知自家孩子有机会免费读书,也竭尽所能地送来些吃食。就这样,那些孤儿每日也能吃些东西。
后面还有个专门搭建的简易厨房,用来烹煮食物用的,那些孤儿也会到附近挖野菜,摘野果,吃不饱的时候便以此充饥。
叶羽眠和齐易阳听了赵善文的话,都感慨万分。看着那群稚幼的孩童,嬉戏玩闹,仿佛面前的困境都与他们无关。
辞别了赵善文,二人继续漫无目的地闲逛。
看着叶羽眠一路无言,若有所思,齐易阳小心翼翼地问:“叶兄在想什么?”
叶羽眠回过神来,笑笑说:“我在想怎么安置那群孩子,又在想如今这天下间,像这样的情况应该有很多,该如何解决。”
“叶兄说得极是,那你可想出好对策了?”齐易阳牵着马,与叶羽眠保持并行。
“我能想到的无非就是让皇上在全国各地多办些免费学堂,供贫民子弟读书用,可此举必定耗费巨额银两,如今国库吃紧,还有贪官当道,不知真正施行起来会不会如我所愿。”叶羽眠虽为武官,可也知道官场的情况。
新帝登基不久,根基不稳,原先官场的许多腐败之风还未根治,再拨下巨款来开办学堂,恐怕不是最佳之举。
“叶兄不必犯愁,我有一法子,可愿一听?”齐易阳笑着问叶羽眠。
“愿闻其详,齐兄快说!”叶羽眠惊喜浮现在脸上,从认识齐易阳开始,他的脑子里似乎就有想不完的法子和对策,有时候,叶羽眠都忍不住叹息:他这脑子,不去入朝为官着实可惜。
“叶兄,如今这天下虽刚刚太平,可富裕之人依旧不在少数,而重名重利之人唯有商贾。若是能设一官职,专供给商贾,一来是充盈国库,二来是为百姓谋福。如此岂不是两全其美?”
齐易阳见叶羽眠有些云里雾里,便解释道:“我的意思就是让那些想要名声的商贾捐钱,谋得一官职,如此,就有钱可以用来兴办专供贫苦百姓用的学堂了。不过,这种官职不易过多,各地只有一个便行了。”
齐易阳此计主要是考虑“士农工商”这个世俗偏见,许多商贾虽然富庶,可在士大夫面前多数会显得自卑。而商贾家的女儿想要嫁到好人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