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胖胖男子(1 / 2)
眉山天庆观书院每十日一休,是为旬休。苏不疑每个月最期待的就是书院旬休,他可以回家睡懒觉,一觉睡到自然醒,然后再美美地吃一顿苏家厨子做的家常菜。不用早起晨读的日子实在太美妙了!
可是,自从苏衡开始教老宅的人练习什么“唐真人安乐法”,苏不疑每个月最讨厌的就变成旬休了。偏偏祖父还很支持三郎,一众孙辈,祖父最偏心的就是三郎了。只要是三郎提出的,祖父就没有反对过。
唉,他就是全家人地位最低的那个可怜虫。苏不疑垂头丧气,连手里的书也看不下去,直接把头埋进书里,像没了骨头一样,半死不过地趴在桌上。
“二弟,这是三郎托我带给你的。”苏不欺走到苏不疑桌边,放下一张对折的宣纸,这才从容地坐到旁边的座位上。
“哈?三郎给我的?”苏不疑直起身体,一头雾水地抓过那张宣纸,打开一看,脸都绿了。
纸上赫然是苏衡为了帮助二堂兄记忆动作,专门编写的一首歌诀??
“唐真人安乐法: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不是吧??”苏不疑拿着歌诀的手都在颤抖,“难不成我都回到书院上学了,每日还要早起练操?”
苏不欺嘴边勾起微笑:“理解透彻,正是如此。”
得到确认,苏不疑立刻又趴了回去,两眼无神,生无可念:“杀了我……”
?
苏不疑对唐真人安乐法避如蛇蝎,练得生不如死,但苏轼却与他截然相反。每日清晨,都不用人来催,自己就爬起来了,屁颠屁颠地跟在苏衡身后,来到院子里打八段锦。
是的,苏衡有次说漏了嘴,被苏轼知道了“八段锦”这个名字。苏轼一听是兄长给这套功法起的名字,顿时点头拍手,夸苏衡起得好,顺便拉踩了一下贵生道人起的“破名字”。
每日和兄长一起练操,然后一同用一顿美味的朝食,再和兄长一道去书房学习。兄长看医书,他跟着阿父认字背诗。每时每刻都能和兄长贴贴,嘿嘿!就是阿姐也在,有点烦人。苏轼这般想着,瞄了旁边的苏轸一眼,偷偷撇嘴。
阿姐明明更喜欢在院子里看莲姨她们纺织,却为了能和阿兄一起在书房学习,去求了阿娘,让阿父也叫她认字背诗。而且还喜欢和他比,看谁认字认得最多,背诗背得最快,以此抢夺阿兄的夸奖。真可恶!
苏轼兀自不高兴,但是苏洵却乐开了花。
小儿子活泼好动,原本是个坐不住的性子。但他偏偏是个兄控,苏洵洞悉了这点,很快借此拿捏住他。
之前苏洵特意避开苏衡,和苏轼谈心,告诉他家里总要有人读书考取功名,为家里撑起一片天。如果苏轼不读书,那他就只能逼着苏衡读书。
可怜的小苏轼才三岁,哪懂得成年人的弯弯绕绕,速速被苏洵拿捏住了。于是,为了让苏衡能够安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苏轼只好苦着脸接受了苏洵每日长达两个时辰的启蒙教育。
于是,苏洵惊喜地发现自家小儿子也天资聪颖,一点就通。虽然性子跳脱了一点,没有长子稳重,但只要搬出长子,次子再不情愿,也会乖乖听话背书。瞧瞧,这才三岁呢,认字背诗的速度却能和比他大两岁的长女一较高下了。
苏洵满意点头,孺子可教也。
一上午的时间很快过去,苏轼的小身体里仿佛装了个计时的漏壶,一到饭点,就会自动提醒书房里的众人:“该用午食啦!”
受苏衡的影响,苏家从原本的一日两餐改成了一日三餐,多了一餐午食。小馋猫苏轼对此很是满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