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第1章(2 / 2)

加入书签

房间里的一切都很陈旧,唯有掉灰墙壁上挂着的伟大领袖的照片干净透亮。

床许是一块一块的木板拼凑而成,梁月桐稍微一动,就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在属于自己模糊的记忆里,她生活的地方是车水马龙和高楼大厦,而不是像这里的低矮土砖房和牛车。

在同一屋檐下的知青口中,得知现在是一九七四年,她是下乡支援农村生产的知青。

对于这个时代,刚穿来的梁月桐苦不堪言,缺失了前世记忆,也没有继承到原主的记忆,每天就像被推着走的犁一样耕田。

和大队妇女的聊天中,梁月桐知道很多信息,于是靠着贴合人设,“梁月桐”壳子里换了个芯子这事,并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从书上得知这个时代致力于“破四旧”,摒弃牛鬼蛇神的传说,所以梁月桐根本不敢想象,如果她被发现,被抓去蹲篱笆的情形。

于是,梁月桐用尽全身气力,去当好“梁月桐”。

也不知道是不是她过于幸运,还是“梁月桐”的个性和她相似,就算她偶尔流露出本意,也没有被人发现异样。

有着身体的肌肉记忆,她逐渐适应这里的生活,可是就是怎么做都做得不够好。

这具身体实在太虚弱,动不动就全身疼或者头晕,导致她想多干点活多挣点工分,都因为身体原因戛然而止。

这扣一点工分,那扣一点工分,别人能拿七八个工分的,她一天也就五工分。

要不是梁月桐家里时不时的贴补,她迟早饿死在这里。

气愤完,该干的活是一点也不能少干。

梁月桐将愤慨化作动力,天色渐渐暗淡,她也终于完成大队的任务,疲惫的身体早就不堪重负。

她干活的田地靠近公社中学,还没下工的时候,她就能看到一大群半大的小孩子,成群结伴往家里赶。

红河大队位置靠近公社的,公社中学就建在在红河大队任务田地旁边。

红河大队因为地段原因不靠海,主要生产任务就是耕田,不像靠海的隔壁红海大队,人家的主要生产任务就是打鱼,海鲜都能吃到吐。

梁月桐就很羡慕红海大队的社员,她也想吃海鲜到吐。

赵大婶家离知青点近,所以梁月桐是和赵大婶结伴回去的。

回去路上,还遇到了在公社中学教书的红河大队社员。

赵大婶看见前面笔直的背影,拉着梁月桐一脸羡慕道:“你说林家的老三怎么就这么幸运呢,他们屋企都是有福之人,整个大队里他们家的条件都是数一数二的好。”

赵大婶又絮絮叨叨说:“你说我家福仔就没这个命呢。”

梁月桐不知道林家老三是谁,就记得赵大婶家福仔好像初中毕业,没有考上县城高中。

这学历在红河大队里确实算不错,但是要是让他教初中的话,那应该是不够资格的。

梁月桐不会安慰人,也不知道赵大婶是不是真的需要安慰,“当农民也很光荣的。”

赵大婶也不知道是不是被哄好,两眼一眯就是笑:“小梁同志说得好,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我是农民我就觉得光荣。”

“要不是咱们这贫农身份,解放后啊,就要和牛棚那赵地主家儿子一样,隔一段时间就要被拉去教育了,就是我那儿子不懂得这道理。”

听到赵地主儿子这几个字,梁月桐头有些疼,疼到发晕。

没等梁月桐想明白怎么回事,赵大婶又突然拉起她,带着她加快脚步,“快快快,我们快跟上安仔,天乌漆嘛黑的,我们两妇女也有点害怕。”

赵大婶又对着前面的安仔大声打招呼,果不其然凭借赵大婶的大嗓门,赵大婶口中的安仔停下脚步回头。

太阳刚刚落下山,天色还没有黑到伸手不见五指到地步。

前面几步远的地方,青年的眼神从梁月桐身上快速划过,最后又定格在赵大婶身上,他目光和微笑都很温和,语气熟络地喊了声赵婶。

走近了,梁月桐才认出赵大婶口中的安仔,是林沛安。

林沛安有一双澄澈的双眼,冷淡清绝的面庞因为这双眼睛,柔和了几分。

他不同于其他下地干活被晒得黢黑的大队男仔,因为是公社老师的缘故,远离太阳的毒打,他的皮肤是自然色。

在一堆黢黑的男人里,他就显得鹤立鸡群。

大队那些婶子都说??林沛安是他们红河大队最靓的男仔。

再也找不到第二个比林沛安更出色的男仔。

梁月桐被其他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