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第3章(2 / 2)

加入书签

从此江北军所需的粮草便全靠自己采买。

北境人口稀少,土地贫瘠,老百姓种的粮食自己都不够吃,能卖给江北军的不多。义父曾想从江东购买粮草,结果却发现,朝廷竟下令不许北境人进入江东。

买不到粮食,江北军只能缩减兵员,放部分将士回家耕种。

三年前,江北军便只剩下五千余人了。

一个月前的大战后,五千余人也死得只剩下两千多了。

下一次北夷再叩关,便是所有江北军兄弟以身做墙,怕是也抵挡不住了。

郗月想去刺杀北夷大可汗,原本是准备用自己的一条命,给江北军换几年喘息的时间。

但江北军的根本问题,不在北夷,而在康国朝廷。

若是朝廷能及时补充江北军兵员,提供足够的粮草和兵器,以江北军之勇猛,北夷根本不敢轻易叩关,便是叩关,也能轻易打回去。

郗月要去裴家,一是为了弄清楚朝廷到底为何放任江北军自生自灭,二是想从裴司徒入手,给江北军弄点粮草兵器。

只是现在郗月有些担心……上郗家马车前,郗月隐约好像看见义兄穆诠了,他当时正怒气冲冲地一刀一个采女使来着。

嗯……上次她给义兄留信,是告诉他自己要跟随采女使北上去刺杀北夷大可汗。

这次忘记给义兄留言了,义兄该不会以为她要南下去刺杀康国皇帝吧?

……

两日后,南岸江城码头。

码头很大,但除了郗家大船缓缓停靠,不见有其它船只。

码头不远处便是高高的城楼,城门紧闭。

离城门稍远的城墙下,蹲着二十来个衣衫褴褛、乞丐模样的人,那些人见郗月一行人从船上下来,全都站了起来,看向他们。

城门楼上放下一个竹筐,鲁管家把一碟文书放进竹筐里,竹筐再次被拉了上去。

过了一会儿,城门从里面打开仅能容纳一人通行的缝,有城门守卫招呼郗月一行人进城。

就在这时,那些蹲在城墙下的人蜂拥而来,想趁机挤进城门。

郗府护卫忙抽刀持枪护在郗月、鲁管家和吕妈妈身后。

这时,城楼上落下一片箭雨,城门外顿时响起一片惨嚎,那些乞丐尽皆中箭倒在了血泊中。

郗月回头看着即将关闭的城门,以及城门外的尸体,神色莫名。

江北军第一批到江东购买粮食的那十人,只回去了三个,其他人都是这样死的吧?

“那些都是北境偷渡过来的贱民。”鲁管家看她神色有异,对她说道:“不是所有人都有九姑娘的好运气,能有人接回来。”

鲁管家说完又轻蔑地一笑,说道:

“十六年前,老太爷带着大爷,和西境的木王爷、裴家三老爷一起领兵,把当时占着北境的北夷三十万大军打回关外,收复了整个北境,那是何等英勇豪气。

“如今的江北军,是越来越不中用了,挡不住区区五万北夷军,也管不住北境的贱民,合该军法处置才是。”

郗月张了张嘴,却什么都没说。

对着一个仆妇、一个管家和一群护卫,能说什么,说了又有什么用?

郗月只觉得心里堵得慌,沉默地坐上鲁管家早已安排好的马车,往京都而去。

刺杀康国皇帝这种事,好像也不是不行,只要……义父允许。

……

郗月坐在马车里,听着外面鲁管家大声跟人寒暄,说马车里坐的是郗家九姑娘,刚从北境接回来的。

这已经是鲁管家进京都后第八次向人介绍了。

像是怕人不知道郗家从北境接回来一个姑娘一样。

郗月看了看低头不敢看自己的吕妈妈,干脆掀起车帘看向车外。

她一掀车帘,外面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

路上来往行人都直愣愣地看着她的脸,甚至有商贩因此掉了手中的货物也没发觉。

她恶劣地勾唇一笑,在听到一阵噼里啪啦东西落地的声音后,指着街边店铺里的大米问吕妈妈:

“吕妈妈,那糙米、豆子都多少钱一斗?”

吕妈妈答道:“奴……不负责府中采买,不知粮价。”

“不知道就去问。”

“是,奴这就去问。”

“等等,我饿了,你买点吃的上来。”

“是。”

吕妈妈心里埋怨郗月又开始折腾自己,却还是不得不听话下车做事。

这一路上,郗月总是故意折腾她,一会儿让她拿水拿吃食,一会儿要她带她下车如厕,一会儿又嫌走得太慢,也不想想是谁拖慢了行程。

郗月还总让她讲郗家的人和事,讲一遍还不行,同一件事她得翻来覆去问五六七八遍,也听不腻。

吕妈妈总是在心里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