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3商讨(1 / 2)

加入书签

巨阳县下杨家村中。

村中央的祠堂之中,一反常态地灯火通明,祠堂内密密麻麻地站满了村民,几位已经上了年纪的族老坐在两边的座椅上。

杨家村之所以被称为杨家村,就是因为村人大都姓杨,只有寥寥几户是从外面逃难到杨家村的。

此时,这几户如今都和村中的妇孺一样站在祠堂外面,并没有资格进入祠堂,只能眼巴巴地向内张望。

一个年轻人受不了祠堂中压抑的氛围,忍不住开口问道:“三爷爷,如今阳山关那边传来夷族叩关的消息,咱们杨家村该怎么办?”

不过年轻人话音刚落,就被身旁的父亲一巴掌打在后脑勺,低声呵斥道:“住嘴,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

年轻人吃痛,脸上闪过一丝不服气,但是碍于父亲的权威,也只能乖乖低下头认错。

年轻人口中的三爷爷,也是杨氏一族的族长和杨家村的村长,摆了摆手道:“二贵,你也莫要苛责阿松,他只是问出大家都想问的问题而已。”

杨二贵闻言讪讪地放下手。

杨村长转头看向坐在左手边首位,一个胡须花白但身形健壮的族老,问道:“秋山,对于此次夷族叩关,你怎么看?”

这位族老早年参过军,曾经经历过二十年前的夷族之战,也正是在那场战争中受伤退役。

杨秋山站起身,环视一圈,见祠堂内所有人皆是面色惶惶,叹了口气道:“自从二十年前朝堂设立互市之后,夷族就老实不少,也不再频繁犯边,阳山关也没有再打过仗,所以老实说,我不看好阳山关能够阻拦住夷族。”

此言一出,祠堂内顿时一片哗然,众人皆是面色惊恐,不知所措。

有人看向杨村长和杨秋山,焦急道:“那可怎么办?要是阳山关被攻破,夷族打过来,咱们村子可就危险了!”

他们村子离阳山关不远,即便徒步,一日就可往返,何况夷族肯定也有骑兵。

这时,一位原本还坐在椅子上的族老也坐不住了,站起身道:“五哥,你以前参过军,你说说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这位族老虽然也经历过二十年前的夷族之战,但彼时他也只是个年轻人,在村子里并没有什么发言权,只是懵懵懂懂地跟着所有人一起行动,所以对于现在的情况他也束手无策。

杨秋山沉吟片刻后,看向杨村长道:“三哥,我记得咱们后面那座山上有个大山洞吧?”

杨村长点了点头道:“没错,二十年前咱们就是躲在那个山洞里,才逃过一劫。”

不过,他又话锋一转,皱眉道:“只是那个山洞并不隐秘,当时就有个夷族士兵发现了咱们的山洞,阿父和几位叔伯怕那个夷族士兵叫来更多人,毅然冲出山洞,与那夷族士兵拼死相搏,最终折损了好几位叔伯,才将其斩杀。”

提及此事,杨村长眼中闪过一丝悲戚,他父亲虽然当时并未身亡,却也身受重伤,山洞内缺粮少药,他父亲撑了几日,最终还是没有撑过去。

杨秋山微微颔首,当时他虽然并没有在村子里,但是后面也听说了此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