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戎国来京(1 / 2)
京师藏有戎国人一事中,岑冲被处死前一直表示他与戎国人无关,被抓的戎国人皆已自尽,没有其他有用的线索。平城公主从未吐露她具体怎样同戎国牵上线。
可既然有戎国人秘密潜藏于京,甚至妄图绑架公主,戎国必须给应国一个交代。
曾?在平城公主死的当天,便向戎国讨说法。
现任戎国皇帝不敢打应国也打不了应国。他见识过十几年前,他的父亲发起的战争,那场战争输了,代价是他的父亲病故,皇子叛乱,领土丢失,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自这任戎国皇帝登基后,戎国官员中一直有股不容小觑的势力,这些人的父母、兄弟、儿女多半是当年上了战场再也不能回来,都是被昱国,也就是如今应国人所杀。
戎国人不知道该如何恨他们的皇帝,他们只能恨应国人。究其根本,恨上了应国的皇帝,也就对曾?恨之入骨。
主战的官员一直在朝中暗地里阻挠着现任戎国皇帝对应国的求和。也正是这股势力同平城公主联系上,想杀了曾?。
对于戎国皇帝来说,追究当年的仇恨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戎国没有实力再打一场不能获胜的战争。他不能再像十几年前的老皇帝那样再发动一场战争,可他不能不抚慰朝中主战的官员,所以他对应国的态度总飘忽不定。两国关系虽有缓和,可仍旧紧张。
当戎国皇帝得知有戎国人潜藏于应国时,他查清了是谁带头做的。可他不能把涉及此事的所有人交给应国,他只能表示潜藏京师的戎国人并非戎国有人蓄意组织,他更是毫不知情。
可戎国理亏在先,为显示戎国求和的诚意,戎国皇帝愿意把自己的女儿送来应国和亲,以及带来一万匹宝马和一百箱金银珠宝。
应国朝中有两派,一派表示戎国人是言而无信之徒,欺人太甚,谁都知道戎国人藏于佛寺定是不安好心,有刺杀皇帝之意。一派主和,应国尚不宜打仗,新权初建,索性能早日察觉,也未酿成后果,戎国皇帝也表示出诚意,不如接受他的提议。
曾?想的都不同。
这是曾?登基的第三年,政局尚未稳定,朝中仍有不服她的人。若再打一场仗,百姓愿不愿意打,她又打不打得赢,都是未知数。可不打,她的颜面何在,这口气又怎么出?
更何况,曾?又一次见识到戎国人的野心。戎国皇帝或许有求和之心,可他管不住国内势力,也同样意味着戎国皇帝自身仍有妄想。戎国仍旧是除应国以外最有实力的国家,她必须需要想办法让戎国人彻底失去反抗应国的实力。
赵月华没有在此事上多说什么。她清楚曾?一定想打,可担心打不赢,这只能拖着,等来日有机会再做。
赵月华同曾?一同想到了戎国与应国领土之间的一个小国,狄国。
戎国现任皇帝是戎国老皇帝的大皇子慕容致远。
狄国开国皇帝是戎国老皇帝的二皇子慕容致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