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贱籍入良(1 / 2)
弘德馆一事由赵月华提议,曾?便由赵月华亲自帮助和音主持开馆的大小事宜。
赵月华少不得要和音交接,正顺了赵月华的心思。
在羽林军中如鱼得水的和音,用军功和武艺赢得士兵的爱戴,可和音即使单独面对赵月华,依旧是冷漠而淡然的样子,唯有兰徽的事让和音一如既往地主动。
赵月华先与兰徽谈起,她见和音似与四年前不一样,想同和音聊聊战争的事,兰徽替和音拒绝了。兰徽也察觉出和音的异常,但和音始终不想再提起那场战争,兰徽不想硬逼和音忆起伤心事,她选择尊重和音的选择,她告诉和音:“只要你需要倾诉,阿姐随时都在。”
“一将功成万骨枯。”蔓儿也劝赵月华不必强求经历战争的和音恢复往常状态。
而庆功宴后第三日,帮助明远善解开心结的明镜大师向赵月华告别,他志在四方,余生只为继承法云大师的遗志,宣扬佛法,无意在京师停留过久。
赵月华恭敬地送别明镜大师:“多谢大师安我挚友之心。日后若有需要,我定全力相助。”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贫僧所做之事本不为公主回报,但求无愧于心。可在京师多日,贫僧的确有事相求。”
“大师但说无妨。”
明镜大师做的都是兼济天下的事,赵月华很乐意祝他达成所愿。
“就请公主助大应再无曾金絮这样的官员,还天下一个太平。”
望着明镜大师远去的背影,赵月华的思绪回到当初同明镜大师聊起明远善一事。
明镜大师知晓内情后,聊起从法云大师处了解到的细节。
“师父确实见过一名发须皆白的男子,至于男子此后命数,贫僧出于好奇问过一句,但师父只说,他只见过此人一面,年纪不过二十,便有油尽灯枯之像。依师父推断,男子应当命不久矣。”
“不过二十?我这位友人将满三十。这或许意味着患此病不意味着寿命已定?”
赵月华抓住其中一点,喃喃自语,但明镜大师不能帮她肯定这件事。这是罕见之症,听起来似乎是百年来才有一位患此病,全天下的医士就是寻不出根治之方。
赵月华知晓出家人不打诳语,转而聊起另一件事:“大师听过杜威这个人吗?”
“杜威恶名,无人不知。”
“那大师可曾听过杜威创下的百种酷刑,”赵月华不求疑惑不解的明镜大师回答,于是自顾自说起,“其中一种刑法让我记忆犹新。杜威告知蒙住双眼的犯人,他会割开其手腕,令其流干鲜血而死。最后犯人果真死了,可他的身上实际并无伤痕,即便仵作来验,此犯人痕迹竟与通常失血过多而亡的人并无二致。大师可知为何?”
明镜大师虽未听过杜威的酷刑,但他却能点出其中玄机,答道:“恐惧。”
“大师明心见性。是恐惧让犯人相信自己在流血,并且促使身体做出相应反应,”赵月华点出她真正想要说明的,“我这位挚友,或许也是因为恐惧才活不下去。恐惧是未知的,有时,我们何不变出足以消除恐惧的事实,让人安心。可惜我没有这等本事让我的挚友相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