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弦断之音谁人听(2 / 2)

加入书签

可她真正所求,是写话本。

在大多数人看来,话本,是不务正业的代名词,是只有那些肚子里没什么墨水的人,才写出来哗众取宠的东西。而写话本的人,似乎根本不配被称作文人。

可文落诗从小就觉得,话本是一种讲故事的形式。

而她,也渴望成为一个讲故事的人。

多少人生命中的起起伏伏,多少生活中遇见的曲曲折折、坎坎坷坷,都可以成为千折百回的故事。而故事,是可以承载人的感情的。观四季轮转时会感叹逝者如斯,见人群熙攘时会感叹莫失莫忘,望戍边飞烟时会感叹舍生忘死,看阡陌街巷时会感叹剪烛西窗。

风可记载一代代人的登高望远之姿,花可呈现年复一年的无数场悲欢离合,雪可勾勒千万滴血液守护下的城池,月可见证更迭之中永恒不变的爱与义。

而这些感情,宏大的文章可以承载,最简单的话本更可以承载。

她喜欢观察并记录一个个沉沉浮浮的生命。

这是她写话本的初衷。

此次路程的第一站,她便选择稀音城。不仅仅因为这座城处于第一重天,她想将此处作为旅行的起始,更是因为这座城中,有她想要去投稿的书局。

只不过现在,面临傍晚的她,更棘手的,是需要一个住所。

思考何去何从之时,街边有什么东西忽然掉落地上,声音闷闷的。紧接着,一阵咿咿呀呀的哭声传来。

该是街边的一个婴儿手里的玩具掉地上了吧。顺着声音望去,文落诗没有看到哭泣的婴儿,可视线扫过之时,她却是一怔。

欲晓书局。

那是她梦寐以求要到达的地方,本以为要找很久才能找到,结果现在她因祸得福,流浪街头之时,书局居然被她给遇到了。

她向着书局的方向走去。傍晚的书局已经大门紧闭,晚上冷冰冰的风吹过,几个松动的门板吱吱呀呀作响。她也看到了那个哭泣声的来源??书局旁边,一个小铺还开着,老婆婆正抱着一个婴儿,婴儿一个劲地伸手,想去捡掉在地上的拨浪鼓,可是老婆婆怀里抱着婴儿,怎么也够不到脚边的拨浪鼓。

文落诗走过去,轻轻将拨浪鼓捡起,放回婴儿白嫩嫩的手里。

老婆婆笑呵呵地点头:“谢谢你啊小姑娘,坐下来歇歇吧。”

她示意文落诗在身边的小木凳上坐,又从手边的炉子上拿了个烤好的红苕,递给文落诗。那双已经有皱纹的眼睛露出关切。

“来,天冷了,吃个红苕,暖和暖和。”

文落诗这才注意到,这位老婆婆的小铺是卖烤红苕的,冬年之中,寒风凛冽,飞雪不断,正是最适合吃烤红苕的时节。可文落诗却迟迟犹豫,不敢坐下。一路从家乡走来,碰上了太多如同客栈老板那样的人,她不敢相信自己是在遇到善意。

老婆婆似乎察觉了文落诗的顾虑,开口笑道:“放心吧姑娘,无论你修的是何道,我都不嫌弃。”

文落诗心中激起一汪热潮。她向前走去坐下,道谢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