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3相见(2 / 2)

加入书签

一路上,千裔清一家店一家店的进,直到彻底换下全身行头,背上简单的包袱,看起来再不是出府时那个衣着华贵的姑娘,朴素到只看背影能完全融于街坊之间。这时她去选了一匹马。

千裔清不懂马,时至今日她也没记住容潜跟她说的那些,如何算是品相好,如何算是脚力足,甚至于她连品种都还分不清,只是依照旧事习惯,选了其中最好看的那一匹。

显然,市集的马比不上皇家精心挑选的,这匹马非但不快,跑了没几步路就不远再动弹了,停在万罗谷外不肯向前,要她牵着才能动两步。

正当千裔清和它比拼谁的执拗劲更厉害,紫红色的花田之中缓缓出现两道驾马前行的人影,人还未到跟前儿,其中一人的嘲笑声倒是先落进千裔清耳朵里。

“哈哈??谢师兄,这姑娘牵了只小马驹在这散步呢!”

千裔清嘴角微微抽搐,她这马是小了点,那不是想着更匹配自己的身形吗!

她抬起头,神色不快地扫了对方一眼,竟是引得那年轻人一愣。

被唤作“谢师兄”的年轻男子不争气地瞥了他一眼,转而看向千裔清:“姑娘,再朝西去就要出夜南地界了,绥夏和夜南正交战,你还是尽早回去吧。”

“噢噢对对对!”回过神的年轻人收回脸上因为惊艳而痴傻的表情,结结巴巴道,“那边危险,你还是别去了,姑娘家住哪里,不如在下送你回去?”

“陶令,收起你那德性,别忘了咱们是去执行任务的!”

“哎呀!谢师兄你也太上纲上线了,莫不是你兄弟做了门主,你也开始摆起谱来了?”

门主?

千裔清终于想起这人的容貌为何如此熟悉了,他与谢子源长得很像,只是看起来没那么老成的做派,神情姿态都更显稚嫩一些,这才符合他这般的少年年纪。

千裔清犹豫了片刻,望向那位姓谢的师兄:“谢子源是你什么人?”

两人一愣,同时停下了话音。

“你认识我哥?”

不光认识你哥哥,还认识你师傅。

千裔清不知道怎么解释自己的身份,想来这人也是没听说过自己的。

想了想,她说道:“我师傅是官朗州。”

那人一跃而下,从马上落在地面,上前一步:“原来你是千千姑娘啊!我听师傅提起过你,哦,我师傅姓喻。”

千裔清点头。

她知道他们兄弟都是喻景淮的徒弟,那这位就是谢子源的胞弟??谢子初了。

谢子初问:“你这是要去哪?”

千裔清朝着西边望去,一览无垠,显然距离绥夏还有很远很远。

她也不做隐瞒,直言:“我要去边境。”

“你要去边境?”陶令诧异地重复一遍,脸上写满了不敢置信,一个姑娘家,只身一人去边境做什么?

陶令问道:“你是崇安王府的人?”

随即他解释:“哦,姑娘你别多心,听说崇安王他......所以我就想着这时候会去绥夏的人恐怕也只有崇安王的人了。”

这个人脑子倒是很灵活。

千裔清点点头,默认自己来自崇安王府:“崇安王的事重云门也知道了?”

陶令颔首:“这个自然,重云门距离绥夏最近,军部有什么消息咱们都是第一个知道的!”

“那......”千裔清犹豫了片刻。

“是真的。”谢子初知道她要问什么,“若你是崇安王府的人,想去见崇安王最后一面本也无可厚非,只是??”

他顿了顿,望着那匹小马的眼神充满了无奈:“鬼医对师傅和云姑娘有恩,你是他的弟子,我们重云门自然不能袖手旁观,你这匹......马,尚不足一岁,体力耐力都不足以支持你到边境,姑娘还是重新做打算吧。”

千裔清:“......”

这话也太委婉了,所以她是挑了匹马中幼崽吗?

见她脸上为难的紧,谢子初斟酌了一会儿,想起师傅昔日对自己的关怀,而且他和云染的交情又着实不错。

谢子初转头对陶令说道:“回去告诉门主,我先送千千姑娘去边境,这次任务还是交给高少舟吧。”

陶令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怀疑自己听错了,掏了掏耳朵:“可是门派有规定不能越过防线,你若去了就是违抗门规,朝廷也不会同意的!”

“这个我自然明白,不过是送她到边界而已,我保证绝不越界。”谢子初补充道,“你就这样回复门主即可,他会同意的。”

谢子初态度坚决,拿定主意要替师傅还个人情,陶令知道自己拗不过他,便放弃了,朝谢子初抱了个拳,留下自己的快马转身回去。

重云门就在万罗谷中,回去一趟对他而言并不费事。

千裔清指着她手中牵的马问:“那它怎么办?”

虽然还是匹幼年小马驹,怎么说也不能就这么丢在这里。

“好办。”谢子初笑了笑,对着身后刚走不久的背影大声喊道,“陶令??”

得嘞!他就知道!

还没走远的人脚步一顿,皱巴着脸再度回来。

-

有了谢子初的陪同,西行的路也变得好走很多。

谁都知道万罗谷几乎算是众人默认归重云门所有,连带着周边的须臾山也是荒无人烟的,然而到了山脚,千裔清才发现这里其实还有处村庄所在。

天已经黑了,纵是人能熬得住,马也是要休息的。

即便快马加鞭,想到达境外至少还要一天一夜。

村子的住户并不多,地界也不大,而且这里并不像寻常的村落一样商铺繁多。

谢子初解释,除重云以外鲜少有人踏足万罗谷,这片村落的村民也是如此,多靠自给自足。

所幸坤京本来就离绥夏不远,若非如此也不会总起战事,既然已经到了这,就无需急这一时半刻的。

谢子初路上同她说了很多。

譬如喻景淮在将门主之位传于谢子源之后,不仅重云门中内乱不止,江湖上的其他门派也想借此机会瓦解他们,这件事原本没这么快彻底解决的,直到有一天崇安王来访,要求重云门上下为他尽快打探绥夏军情,作为交换,他愿以崇安王的名义支持重云,待得胜之时再为重云添一把柴。

只是如今崇安王身亡的消息从边境传来,重云门上下又变得不安,只有谢门主一人镇定如初,不知在打什么主意。

至于喻景淮,他已经在众人视线中消失很久了。

千裔清也不免怀疑,重云门距离绥夏这么近,为何没人去验证一下事情的真假。

而谢子初则表示,一是军报造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二是谢子源不许他们管这档子事。

休整完毕,第二天谢子初又陪着千裔清赶了整个白日的路途,前方差不多接近沙场,随时有驻守的将士会注意到他,出于门规和朝廷禁令,他不能再往前,否则可能会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谢子初同她告辞,又道:“我本来以为你是来找鬼医的,没想到是为了崇安王而来。”

千裔清无奈地摇摇头:“自从鬼山被烧,师傅已经离开近两个月了,也不知道如今身在何处,有没有找到方幼渺。”

谢子初怔然:“方幼渺?怪不得??原来鬼医是追着方幼渺才来到这里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