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9第二十九章(1 / 2)

加入书签

凌琰惦记着两人一整年经历过的风风雨雨,又是溺水,又是摔断骨头。计划着好好犒劳一下,奈何自己手艺有限,一连想了许多天都没想出个的所以然来。

眼看到了年尾,书院中的事务繁忙,嬷嬷们接连告假回乡打理家中。明子君干脆般进了书院的后院,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魏思林有时也前来帮忙,凌琰想不到在这一方面他竟然也是个好手,将班上一群皮猴收拾得服服帖帖,见到他就甜丝丝地喊一声“小魏老师”。

二人搭档十分有默契,凌琰想着不能让人家白帮忙,于是托明子君将薪水转交给他,算是自己聘用他了。

魏思林起初并不肯收下,道:“这本是利国利民的份内事,我受之有愧。”

明子君在一旁劝说,一番推脱之下,他最终收下了这份来自凌东家的薪水,教书也更加认真卖力。

方圆十里内有孩子的人家,提起凌琰的书院,无不笑呵呵地来一句:“书院啊,老师好,条件好,特别是小魏老师,我家孩子可稀罕了,天天回家叨叨。”

后来凌琰和荀奕提及此事,恰逢荀父前来洽谈,二人知晓后对魏思林更加器重,来年荀氏举孝贤的人选也就此定了下来。

那天,凌琰得知此事之后,恨不得抱着荀奕原地转圈,奈何长辈还在场,只能作罢。

荀父到闽州来为皇家春猎做准备,整日待在行宫处监工,并不怎么待在闽州荀府。问了家中好之后,便离了家。

赵氏拉着她的手,总是笑盈盈的脸上也带上了一丝愁容。她带着凌琰回到自己的小院,这一处十分僻静,院中陈设古典,到了室内,墙壁上竟然订着一副完整的虎皮。

“这是我的第一个猎物,那时父王问我想要什么奖赏,我说我就要这张完整的虎皮。”

说这话的时候,赵氏仿佛回到了自己在北国时的少年时代,自己总是女扮男装,活脱脱一个鲜衣怒马的少年郎。

她将一副弓递给凌琰,凌琰险些被这沉重的弓压到手腕。只见赵氏笑盈盈地握住,几乎是毫不费力的,一把北国重弓被拉满。

可是不一会儿,她就放下了,眼神在弓身流转,带着怀念与不舍。

“唉,不比当年了,现在能拉开已经是我的极限了。唉,你说,人有的时候怎么就老了?”

凌琰不知一向乐观的赵氏为何今日要向自己展示这北国重弓,为何又满面愁容,这是她第一次听到赵氏承认自己的年老。

往日荀奕提醒她上了年纪就不要总是出去跑马,会伤了身子。

赵氏先是重重拍了他后背一巴掌,接着拍拍自己的胸脯,毫不畏惧,一脸自信,仿佛自己永远是那个在北国草原上驰骋的少女。

“哎,你娘我可是宝刀未老,什么年纪大了,胡说什么呢你。”

赵氏眼中似是有泪花,她用指腹轻轻抚摸着这个陪着自己走过了大半辈子的老伙计。她抱着重弓,拉着凌琰的手在榻边坐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