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章(2 / 2)
宋策起身开门,门外站着是房主赵阿婆,也是原身的姨母。不过原身不太瞧得上她就是了。此时赵阿婆手上端着一份早餐,一碗浓稠的白粥、两个馒头、一个鸡蛋和一碟子酱菜。宋策还没出声,赵阿婆就笑眯眯的道:“策哥儿,你起的可真早,来,这是今天的早饭,你趁热吃。”说完把早餐放到屋子里的方桌上,没等宋策说话就快步离开了。
宋策用完早饭,端着碗筷还没走到厨房呢,坐在水井边洗衣服的赵阿婆忙走过来,一把夺过宋策手里的托盘,道:“哥儿可是读书人,哪能进厨房干这些粗活计?放着我老婆子来就好了。”
宋策毕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原主,面对老人的一片慈爱之心,宋策颇有些感怀的作了个揖,温声道:“那就劳烦姨母了。”
原来这房主赵阿婆和原身母亲未出嫁前是一个村子的,两家勉强算沾了点亲,原身的母亲和赵阿婆算是表姐妹。等原身来青州县学求学后,原身的母亲就带着他来拜访了在县城居住的赵阿婆,赵阿婆见原身生的周正,又有学问,自然愿意帮扶一把,本来赵阿婆是不收房钱的,但架不住原身的坚持,所以她就以极低的价格赁给了原身一间屋子,一个月才一百文钱。且原身在县城里住的这大半年时间里,赵阿婆对原身颇为照拂。
宋策跟赵阿婆说了一声,便出门去了,赵阿婆只当他是去了县里的学堂,叮嘱他路上小心些。
宋策盘算了一下,他现在口袋了还剩下不到三两银子。原身读书用功,月月都能拿到县学一等补助金,每月二两的进项足够他在县城里过的很滋润了。
周家家底在村里还算殷实,可拿到县城里就完全不够看了。原身虽然看不上周木匠每月送来的二钱银子,但每次都接下了这笔钱,除了他日常笔墨纸砚的消耗外,都被原身大手大脚的花掉了。毕竟要维持好人缘以及温文尔雅的外形,自然少不了处处花银子。
宋策径直到了青州县学,虽然他能随时调取原身的记忆和学识为己所用,但毕竟不是属于自己的知识,用起来总觉得不顺手。本着学无止境,能学多少是多少的原则,宋策翻开了原身目前在学的书籍,开始慢慢研读起来。
“哟,宋兄,昨日咱们一同吃了那么多酒,今日你还能一早就来县学上课,真是让我佩服啊!”
来人一身紫色长衫,穿戴十分讲究,整体看上去比宋策气派多了,只是看起来十分健壮,看上去倒像个武人。
这不是旁人,正是原身在县学的同窗,原身有意交好的学子之一:陈昊仁。
陈家是青州县里数一数二的富户,而且这陈昊仁的父亲陈望德出身京城陈家偏枝,主枝陈家算是书香世家,陈家主在京城里是个四品的通政司副使,他的嫡亲女儿还在宫里当贵人,所以在青州县里,就算是偏枝的陈家也是受人尊敬的,毕竟往大里说,人家也算是跟天家的人沾了点亲。
原身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他想往高处走,所以不管如何,他都要努力抓住一切可能来为自己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