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章 要权(2 / 2)

加入书签

高殷坐姿端正,还以平静的目光,似乎只是说了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

一时间气氛凝结,就连远处的犯人都看出这对父子的端倪,仿佛高殷的巨大压力都转移到了他们身上,令他们不住地流冷汗。

高洋当然明白高殷的目的,这个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谋夺权力。

首先是这个检校局和东宫辑事厂,检校局负责检查,辑事负责追捕,如果让他来主管宫中的纪律法度,那就等于宫中除了高洋自己,就是太子说了算,时日一久,太子的威望会在宫中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还只是第一步。

如果让他用东厂这个名义,将印书局和检校局、东宫辑事厂混淆在一起,那么这个部门的权责边界将会非常模糊,而他又要在宫中和皇都里,甚至大都督府中设立办事处,那么这办的将是什么事?是印刷书籍,还是……侦缉搜捕的事?

如此一来,这个东厂的权力,可就大到没边了。

高洋可太懂这一套了,他们高家就是这么玩的,第一个玩这套路的祖师爷就是汉末的曹操。

曹操先设立了丞相府,然后受封创建魏公国,同时拥有汉丞相和魏国公的身份。

丞相有一套行政府署,魏国也有一套行政府署,曹操就在这个基础上实行了两步计划。

第一步,先让心腹亲信担任丞相府的重要官职,将汉朝官员的职责转移到丞相府,架空汉官、充实相府,使得丞相府握有汉廷的实权,是真正的朝廷。

第二步,则是让丞相府的吏员担任魏国的官职,转移汉廷的政治资源,使得魏国变成一个实权的王国。

这两步一完成,汉朝就变成了空壳,重要人物都是魏官,那么改朝换代,自然水到渠成。

他们高家同样玩的是这一套,高欢在晋阳创建的霸府就是按照曹操的模板,掠夺了邺都的东魏朝廷的权责,进而掌握朝权,魏国的九卿不如晋阳大丞相府的一名属吏。

高殷想玩的这一套都是他爹他爷爷玩剩下的,高洋很自然地就推演出最终的结果,那便是东厂掌握了整个邺都的治安管理权、缉捕权、甚至是官方解释权,权威在大理寺等齐国司法部门之上,成为一个笼罩邺都的怪物部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