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长恭(2 / 2)
但是赵郡王高睿、河间王高孝琬勒住高湛的马,一如当初斛律金拉住高欢,后者是为了让大丞相回师修整,而前者是让天子不要弃军逃亡。
高孝琬请求把军队委托给高睿部署,高湛同意,命令六军的行动都受高睿的指挥,派并州刺史段韶总辖。
这体现的其实就是齐国的尴尬处境。北齐皇权不振,军权已经全面滑落于鲜卑勋贵,高氏宗王与他们合流,高湛不放权,他们就敢不作战,在开战之前先向皇帝开价。
高演高湛终于尝到了当初发动政变、反噬皇权的恶果。
之后高湛登上晋阳北城,军容非常整齐,甚至让突厥人埋怨起周人来:“你们说齐国混乱,所以来讨伐他们。而今齐人眼中亦有铁,何可当耶!”
高长恭也参与了这一战,在高睿、段韶的指挥下,齐军大败周军。
六年后,段韶、斛律光、高长恭三人一起在邙山以五万之众击破北周十万大军,北周死伤无数,投河坠落溪谷的人很多,大将军王雄战死。
高长恭在此战威名大振,士兵们为了纪念他的战功,创作了《兰陵王入阵曲》。
但之后,高长恭就会被高纬所猜忌。
酒宴上,高纬曾提醒高长恭:“战场上陷入敌阵太深,万一失利,悔无所及。”
高长恭则回答:“家事更重要,不知不觉就这样了。”
高纬猜忌他将国家的事情称为家事,于是嫉恨高长恭。
当然,高湛高纬父子嫉恨的人多了,高睿遭到猜忌,被高湛的皇后杀害,高孝琬被高湛折断两腿而死,高长恭则被高纬赐了毒酒。
从现实意义上来说,高湛父子这是诛杀高氏内部可以取代自己的宗王,杜绝“乾明旧事”再度发生,然而一手缔造齐国这个权力怪圈的,正是高湛自己。
在这种环境下,再优秀的将领也会被埋没乃至杀害,高殷绝对不想让这种事情发生。
大齐的珠玉,至少要留下高长恭这一颗。
高长恭现在毫无战功,那盖世的军事才能只有自己清楚,自己要做他的伯乐。
日后就算他想要发兵政变,也没有多少人响应,因为他虽然是文襄帝高澄之子,但却是庶子,法理上没有继承高澄的权力,除非他拱自己二哥高孝琬上台。
先不说高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