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6忻州一(2 / 2)

加入书签

“可若是我们还未走到那条路前,就碰到追来的官兵,怕是会连累你们。”

听到柳忆南这样说,孙婆婆露出一个和蔼的笑容,在这样的笑容前,会觉得无论怎么样的事,都不过尔尔。

“其实在遇到你们二人,再到留下你们,我也是抱着私心的。”

没想到孙二娘先开口,为了不耽误脚程,便边走边说,雨后的山路很是泥泞,所有人都推着板车才能走得动,但也就是这样,打破了彼此之间的沉寂。

“我想着这位郎君既然也是去忻州,何不同行。等到我们中途分开,也好对剩下的妇人们有个照应,不至于让她们受欺辱。”

说着孙二娘的眸光暗了暗,许是想到仓皇逃走的那些妇人与孩童,不知道她们现在在何处,之后会不会还有缘分在碰上。

能在这样的乱世相逢是缘分,彼此帮助互相支撑,只是到头来缘浅。到头来便是担忧,担忧她们能不能到忻州。

“中途分开?”

周慎咬牙切齿地问道,正巧车轮陷入了淤泥中,众人齐心协力才将板车退出来,坐在上面的孙婆婆长叹一声。

“我儿莫约二十年前去参军,便战死沙场,听闻临忻州界外的山上,便埋着当时战死的士兵。若不是还想着去看一眼,我便不想再拖累二娘了。”

孙二娘听自己母亲说这样的话,急了眼。

“娘,只要我还活一日,便不会抛下你。莫要在说这样的话了。”

孙婆婆偷偷转头抹去眼角的泪水,便没再丧气,拉过孙二娘的手。

“史知州是个好人,都能为当年卫边战死的士兵敛尸,定会有我们的容身之处。”

说着就要从山丘下去,没想到孙婆婆拉住了周慎的手。

“我们从这山上绕过去,从山的北边过去。这样就走的这小山的另一侧,绕板山的山路走。”

见孙婆婆不像是第一次走这边路的样子,周慎便好奇问道。

“婆婆难道之前是呆在忻州?何故对这边的路这样熟悉。”

“当年家穷,养不起两个孩子,我儿便想着参军。没想到边关生故,便调到忻州来。”,孙婆婆怅然笑道。

“我因着思念他,便跑来忻州。却只收到我儿已经战死的消息,因着战火未平,便被赶了回去。我不死心又跑着来了几次,都是一样的消息。后来便听说史知州将尸首埋在忻州边界的矸石山上,二娘年幼,我就没再来过。”

说着还摸了摸自己胸口鼓囊囊的布包,拿出来给柳忆南看。

“这是我们河东的土,我不能带他落叶归根,只能为他带一捧黄土了。”

柳忆南接过孙婆婆递过来的布包,布包里面的黄土都是细土,像是被人细心碾碎过,又或许是被寄予了希望,时长摩挲,才会是这样细腻的土壤。

孙婆婆说起这段往事,没有哽咽也没有红眼,反而是孙二娘在一旁红了眼,春花为她拭去泪水。

许是这么久以来,泪水都流干了,再提起这段往事便只剩下唏嘘。

原本很活跃的周慎听了孙婆婆的遭遇,也变得沉默起来,没再说一句话。

柳忆南余光看着他,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眼神在孙婆婆和孙二娘之间流转。

没想到走了几日,都算是风平浪静,出了天公不作美,下了几场小雨,竟然没再遇到追兵。看来走孙婆婆这条路,确实能省去许多麻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