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千依百顺(1 / 2)
国公府东院,正厅。
已经子时末了,万籁俱寂,正厅里面却是灯火辉煌,门口的两盏大红灯笼随风摇摆,在地上投射出暗红色的光影。丫鬟们鱼贯而入,放好茶水又悄无声息地出去,没有一个人抬头多看一眼或者多说一句话。
厅中萧缙早就穿戴整齐,一身金黄色甲胄发着寒光,盔上的红缨高高挑起,威武霸气。何氏正拿着一面护心镜挂到萧缙的脖子上,嘴里细细叮嘱。
萧封泊坐在正座,脸上略有疲色,两只眼睛却放出精光,骄傲地看着自己的儿子。
二房、三房的人也都听到动静赶过来,规规矩矩坐着,满脸担忧。
萧北燃他们住在西院,得到消息就匆匆赶来,看见萧缙已经整装待发,萧北燃单膝下跪,沉声道:“父亲!是儿子无用,还要父亲奔波千里之外。”
萧缙哈哈大笑两声走过来扶起萧北燃,朗声道:“燃儿何错之有?为父身为晋国大将军,国家有难义不容辞,就算是马革裹尸都不在话下,何况区区奔波之苦。”
“呸呸呸!”何氏沉着脸照着萧缙的胸口狠狠捶了一拳。
虽然不痛不痒,萧缙还是整张脸都皱在一起,捂住胸口倒退两步讨饶道:“夫人莫怪,是我口无遮拦了。呸呸呸。”
谢宁把萧北燃搀扶起来放到座位上,然后自己也挨着他坐下来。
方才,夜间急报,顾老将军所镇守的北疆之地战况突发,北面的戎族集结六万大军直逼边境线。戎族似是有备而来,阵法严明,弹药充足,熟知地况,直指邺城。戎族大军步步紧逼,还派出游击小队时不时潜到邺城四周偷袭。顾老将军在北疆的常备军不过四万人,捉襟见肘。
皇帝得到战报以后召心腹官员连夜商议,最后决定,派萧缙带上粮草和兵马赶往北疆,支援顾老将军。萧缙和顾老将军是旧相识,又在一起共事过,由他去最合适不过。萧景从皇宫里面出来后就点齐兵马,临走前与家人话别。
穿戴好的萧缙下跪对着萧封泊三拜,郑重道:“父亲,自古忠孝难两全,今年除夕,儿子又不能在父亲身边守岁了。”
萧缙是军职,常年随军,不是驻扎战场,就是夜宿军营,仔细算来,他好像有七八年没有在家里过过年了。萧封泊站起来,两手框着萧缙的肩膀把他拉起来,道:“若是人人舍忠而尽孝,岂非国之将覆?身处庙堂,当以忠君爱国为己任。你放心去吧,守好边境,晋国的百姓才能人人过好年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