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6松墨暗伏玲珑计(1 / 2)

加入书签

印坊的许管事寅时便候在阶前,诚惶诚恐地搓着掌心??小世子素日连西市胡商献宝都懒得多瞧,今日竟亲临这墨气熏天的工坊。

他正思忖如何奉承,忽见同小世子一道前来的还有位头戴帷帽、身量娇巧的小娘子。

韦檀今日一身雪色绞缬罗?袍随风轻漾,恍若将曲江池畔的烟波裁作了衫??原是经纬间织入银丝,日光下隐现流云暗纹。幞头纱罗薄如蝉翼,透出底下束发的青玉竹节簪。

毕菱暗笑他这番刻意琢磨过的装扮,好在自己也未曾太过随意,否则倒真不似来赴约。

韦檀见她身着浅碧色纱罗齐胸襦裙,泛着水波似的细褶,裙头用艾绿丝线绣着连绵卷草纹,乍看如池畔新荷托着片青萍。

发间别无金玉,只用素绸挽作双鬟,偏在鬓角别了朵新摘的瓷白栀子,花瓣上犹带清露,素雅中又藏风韵。

韦檀凑过去便嗅到花香,若隐若现,刚同她说了两句话,许管事就迎上前来作揖。

“这是要刊印的诗稿。”韦檀示意靖竹呈上锦匣,朝许管事交代道:“这是你们今后这些日子的头等大事,务必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一应用料用工都挑最上乘的。”

许管事躬身接过后打开锦匣,瞥见簪花小楷后心中恍然:原是为博红颜一笑。

他面上却愈发恭敬,连声应下,却发觉小世子并未正眼瞧过自己,一双眼全在那小娘子身上。

“我还从未进过印坊。”毕菱轻扯韦檀衣袖,“檀郎??带我瞧瞧诗册是如何印出来的,可好?”

一声“檀郎”唤得韦檀心神荡漾、耳尖泛红,若不是周遭围着管事仆从,怕是嘴角都要咧至耳根去了。

他竭力忍着笑意,双唇抿了又抿,可一张口仍是比平常柔了千百倍:“好,都依你。”

他身后的靖竹惊得瞪大了眼,这……这怕不是换了个人,哪里是从前张口便咬的毕家孤女?!

小世子的嗓子难道是被胶牙饧黏住了,竟能发出这等叫人起汗毛的声音?

许管事躬身引他们穿过飘着松烟香的庭院,檐下拓印娘子正用麂皮擦拭研光石,朱漆木架上堆着各色木板胚子。

他拾起一块捧给韦檀:“小世子、小娘子,且看这新解的木胚??此乃终南山棠梨木,蒸晒三载方成。昨日刚请来崇仁坊大名鼎鼎的郑书手,用双钩法写就《文选》朱样。您瞧那‘袅袅兮秋风’的‘兮’字,笔锋带燕尾势,最考验运笔功夫。”

“我于书艺并不精通,你看看??”韦檀将木胚递到毕菱面前,见她抬手要拿,他立时拿另一只手攥住她柔荑,“当心朱砂污了手,我拿着,你瞧便是。”

许管事识相地侧过身,以免扰了贵人情致,靖竹则是窝着一肚子气别过头去。

毕菱暗叹无奈何,谁让自己先“娇滴滴”唤他“檀郎”,且由他执手游廊,横竖也少不得半两皮肉。

看完了木胚和朱样,他们先后行至刻版匠人处,一位妇人正俯首木胚之上,手中月牙刀轻巧剔出一撇,如兰叶舒展。

“这是专刻纹饰的杜娘子,她祖上在将作监雕玉牒谱,能在一寸木上刻七重云雷纹。前日琅琊王氏订百卷《金刚经》,边栏全要嵌此纹??听闻是要在盂兰盆节上散发的功德帖。”

杜娘子放下月牙刀,直起身子躬身作揖,韦檀颔首示意,毕菱作揖还礼。

“制好雕版,接下来便是刷印。清理好版面后涂上薄油、便于吸墨。”见韦檀捻起饱蘸墨汁的棕刷,管事笑着凑上前将陶瓮全都揭开,“郎君好眼力!此墨掺了您上月赏的南诏龙脑,用秦川井水调足百日,方有这般浓稠。待到套色时,朱砂里还要添波斯硇砂*,能保十年不褪色!”

毕菱拿过棕刷,问道:“便是用它将墨刷在雕版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