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5第55章(2 / 2)

加入书签

等两人走出暗牢,应子清有些苦恼:“你打算怎么安置她?”

刘之衍早有了打算:“等这件事结束,我会送她回她的家乡。”

继续留在东宫,对耿秋竹没有好处。她自己定会日日惶恐,担心太子哪天心情不好,要她的命。这么做,倒是最好的。

写下耿秋竹所有供词,夜鹰亲自捧着,送到刘之衍的书房。应子清见那边事情已了,跑过去照看安置耿秋竹。

熏香袅袅,一盏明灯,刘之衍在案上仔细读着。

夜鹰环视想了一想,低声道:“太子殿下,属下总觉得,应司直此人所作所为,异于常人。”

说是异于常人,已是客气了,按夜鹰真实所想,他觉得此女过于妖异!

又懂医术,又能识得诗书,最关键的是她那迷一般,能蛊惑人心的手段。耿秋竹在她三言两语下,破了心防,什么都往外抖。换成夜鹰自己来,他定是做不到这么好的效果。

又或者,如太子本人对她极为特殊的维护。

但是有影枭的嘱咐在前,夜鹰不敢造次。

夜鹰这句话,仿若某种不详的征兆,刘之衍眉心一跳,他抬起脸,深不可测的黑眸,看得夜鹰心里哆嗦:“不许多嘴,再让我听见,提头来见!”

夜鹰暗叫不好,影枭果然说得不错,此人是太子的逆鳞,他当即跪下认错:“属下知罪!”

四下无声,烛灯忽明忽暗,更漏一点一滴流淌,夜鹰的后背,慢慢浮了层冷汗。

刘之衍低头去看证词,半晌,他说:“自去领罚,二十鞭。”

“是。”夜鹰豁然松口气,“谢殿下宽恕我等。”

夜鹰死里逃生般,心口狂跳,脚步飘浮出了门。

其他暗卫上来拍夜鹰的肩膀,用只有两人的声音,低声道:“你的确多嘴,应司直是什么人,平时做了些什么?你以为殿下不清楚?殿下心里跟明镜似的,却从来不说,你以为是为什么?”

夜鹰摆摆手,唉声叹气:“你们以为我愚不可及?我是按照古书写的做,忠言逆耳!我想提一两句谏言,希望殿下不要过于看重此人。”

“不知道为什么,”许是刚才受的惊吓,夜鹰只觉得寒风阵阵,那冷风吹得不是皮肤,而是从心底吹进去的,让人遍体生寒,“我总觉得,应司直此人像风一样……”

剩下的话,夜鹰没敢说完整。

应子清日常处事,与旁人不同。具体有什么不一样,夜鹰说不个一二三。但他模模糊糊,有一种感觉,应子清像一阵轻灵之风,毫无预兆地飘忽而来,恰如天边的流云,转瞬间,又会消失在茫茫天地之间。殿下有可能……抓不住。

刘之衍没有耽搁,费了一夜的功夫,把耿秋竹的证词作了一番调整。

第二天一早,刘之衍上朝,亲自将证人与证词带到朝堂。

大理寺出了结果,可还是没有公布,是因为庆帝准备按下不提。

窦氏把耿秋竹扣住,无非是想,等大理寺不得不出面的时候,推出一个无关痛痒的人。

在他们折磨耿秋竹、预备让她把所有的事情扛下来的中途,被夜鹰截了道。

耿秋竹的确是窦氏安插进东宫的人,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