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湖光剑影(2 / 2)

加入书签

或许也正因如此,今年的赏剑大会是参与者最多的一年。大会开始的前一天,九皋城内城外的水道之中便已挤满了前来凑热闹的江湖客。大船小船一艘接着一艘,随便一个桥洞子前都能排出四五条等着通行的船来,跑船的船夫纷纷躲了起来,不想招惹这些行事高调的江湖客,另还有些胆大的趁机出来做些钻营的生意,剩下的便是些挤在城外各村门楼子附近看热闹的平民百姓。

一时间,整个九皋像是汇入了各色染料的大缸,细瞧五颜六色,远观已瞧不出个底色来。

或许这便是那天下第一庄庄主将今年的大会选在九皋的原因。

一个人想要隐于山水并不容易,但要隐于市井人潮中,实在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了。对于那些不愿露面或久不问江湖事的人来说,九皋城是最好的掩护。

那些潜藏在江湖水之下的鱼儿们眼下都已被搅动起来,只等时机一到便决定:是再做潜龙多一年,还是鱼跃成龙搏一把。

次日清晨,太阳如期升起,九皋城又迎来一个好天气。

东阖门外,古道尽头,璃心湖畔旁的那座三层石舫已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满了人。

这石舫已不可追溯是何年代修建的,只看上去规制宏伟、远非寻常亭台水榭可以比拟,传闻是数百年前祭神之所。

彼时帝王会在台上观傩戏、迎神明、驱疫鬼、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只是如今襄梁上下几乎已无人供奉神明,所谓傩戏也被归入不入流的烟花之所,官家懒得在此插足落脚,这石舫便落入江湖客手中,成了名副其实的“看戏席座”。

只是兵分刀叉剑戟,人分三六九等,这一点即便是身处江湖之中也不能免俗。

三层石舫之中,最高的一层早早便被几大门派包了场,门派中人自己不会

明枪暗箭、阴诡之术的经验也比苏凛要丰富得多。这或许便是他没有留下那秘方,而是转而将它赠与秋山派的原因。

只可惜他终究还是慢了一步。

元漱清箱子中的东西究竟从何而来?会和苏凛手中的秘方来自同一个人吗?这一切除了元漱清以外,是否还有其他人知晓其中内情?比如那元漱清的亲近之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