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一女百家求(1 / 2)
“给父皇请安。”萧胤彦对着龙案上掌灯伏笔的皇帝躬身道。
“免礼吧。”灯火处,皇帝继续批阅着奏折,忙碌的身影照映在墙壁上轻微摆动。好半天,皇帝终于抬头,开口问道:“这会子怎么过来了?今日可去了你母妃宫中请安?你母妃身子向来娇弱,一到入冬就易寒湿侵体,犯邪风之痛。这几日身子可还安好?”
“回父皇,儿臣刚去了母妃处请安,陪母妃说了一会子话。母妃身体安康,只是心里一直记挂着父皇,想着天气寒凉,担心父皇熬夜伤了身子,便嘱咐儿臣热了药膳来,伺候父皇喝一盏暖暖身子。”
“你母妃还是这么有心,既如此便端上来吧。”皇帝闻言,这才掷笔。
萧胤彦立时从侍官手中接过药膳,亲捧于皇帝。
药膳暖身,皇帝饮用了小半碗觉得舒坦些了,便置于一旁,随即起身至靠窗坐榻前,对着萧胤彦道:“今年天灾人祸不断,北方不少地方又遭了雪灾,出了乱子,这请求救灾的、兵马粮草调动的折子是一日比一日多。这会子你既过来了,就替朕批阅吧。”说完便指向龙案上那堆成小山般的奏折。
“儿臣遵旨。”萧胤彦躬身领命,转身去了龙案前批阅着奏折。
这一年多来,皇帝身体每况愈下,多次病倒,也曾吩咐过二皇子、五皇子代自己批阅奏折,事后父子之间还会就批阅内容进行奏对。萧胤彦也习以为常了。
这边皇帝烤了一会火,见萧胤彦仍在默默执笔,天寒地冻的,便吩咐侍官多抱两盆炭火进来置于案前,自己则裹紧银狐披风就着烛光看起了书。一时偌大的殿内只听见萧胤彦执笔书写和皇帝时不时的咳嗽声,一众侍候人等大气不敢出。
终于,半个多时辰后,萧胤彦停笔,起身来到皇帝跟前垂手听命。
“看完了?”皇帝抬眼问道,手中的书并未放下。
“回禀父皇,儿臣俱已看完。”
“说说你的想法。”
“兵部所呈粮草、兵马等事,俱是他们多方筹划提出来的。儿臣跟着父皇多次出入军中,对这些事有些了解。刚细细瞧着他们的提议,并无不妥之处,儿臣皆代批“允”。户部提出的,今冬大寒多地遭灾,要向商户募集棉衣暖被等御寒之物一事,儿臣瞧着可行。但细细想来,要将此事办好,一要立明规矩,以防有人借着这个由头搜刮民脂民膏,二要上行下效,后宫、臣子都要拿出诚意来。儿臣既是皇子,理应第一个站出来,作此表率。”
“好,你有这个心,朕甚感欣慰。”皇帝放下手中书卷,望着站在烛光中侃侃而谈、一派龙凤之姿的儿子,不禁有些出神。曾几何时,太子也是这般殿前对奏,气质超然。众皇子中五皇儿向来与太子感情深厚,看样子倒是继承了些太子的衣钵。
“咳咳!”喉咙深处传来的瘙痒让皇帝拉回了神思,身旁的侍官待要上前帮皇帝顺背,却被其摆手制止,见萧胤彦还静静伫立下首,便开口道:“今夜你辛苦了,回去好生歇着吧。”
萧胤彦并未行礼退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