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义诊(2 / 2)
得到肯定的点头,方木然陷入沉默。
原来这便是药食铺‘门庭若市’,总是在门口大排长龙的原因。
找几个托子来冲人气?
但方木然想不通的是,作为娄家港目前唯一的药食铺,这里又没有医馆,为何还需要找托?
难不成娄家港的人都身强体健,没有个三病五灾的?
方木然觉得哪里蹊跷又想不通。
索性也不想了,现下还有好多事要办。
方木然跟葛大娘又嘱咐了几句,回屋提笔写了几张告示交给李延张贴在门口和市口的告示栏上。
如今对那药食铺中的郎中有了三分了解,方木然决定医馆先以义诊的方式开起来,不卖药,不收费,只搭脉开方。
接着便开始正式写给孟家的方子。
按照契书,方木然要提供十张方子,分别从医治和日常入手,不限是汤药还是什么,像是治干咳恶心的,胸闷气短的,或者是狐臭脚臭的,清润利肺的,大差不差的写上十张即可。
这可难不倒方木然,方剂再差,药性还是记得牢牢的,再结合现有的药草典籍,删删减减的,一个下午闷头苦写,总算是写完了。
孟家给了方木然一个月的期限,这还未等文书过官府,方木然在第一天下午便写好了。
看着十张方子,方木然满意的点点头,然后把他们压到了床垫下。
开玩笑,怎么可能直接给孟家?
方木然准备等,等孟家催一下,交一张,催一下,交一张,若是不催,那便拖到期满再交。
这都是经验啊。
还不到晚饭的时候,茴香探进头来,鬼鬼祟祟的召唤方木然,“方姑娘!方姑娘!”
边说话还边招手,时不时地看看周围,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做了什么亏心事。
方木然觉得好笑,但也配合着压低自己的声音,“怎么啦?”
“阿娘的药送到隔壁啦。”茴香用更小的声音说道。
接着俩人一起鬼鬼祟祟的去了对街李阿婆家。
李阿婆是个年逾五十独自在家的小老太太,身体健康,为人爽朗,笑起来中气十足,笑声能传出十条街。
一见茴香领着方木然来,笑的更加开怀。
茴香甜甜的开口,“李阿婆!我来找我阿娘!”
“在里面呢,进来吧!”李阿婆将二人迎进屋中。
茴香就像是回了自己家一般,对李阿婆说道,“阿婆,你且歇着吧,我领方姑娘进去。”
“阿...好的,这位便是你常提起的方姑娘啊。”李阿婆的视线在方木然的身上停留。
茴香还有些骄傲,“自然是啦,等我们这边结束了再好好给您介绍,只怕药凉了反倒不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