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4偷鸡不成蚀把米滚回上书房读(1 / 2)

加入书签

铁甲凝寒光。

饶是在春日,周围看热闹的百姓也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只见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急匆匆赶来,他们佩戴甲胄,随身带着弓箭、腰刀、铜釜。

前头几个身穿白色军服的八旗兵一字排开,端的是庄严肃穆。

从他们身后走出的是一个老将军,他须发尽白,却依旧精神矍铄,颇有一身行伍之气,一看就是军营里历练出来的。

此人便是时任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开音布。这九门提督,乃是正二品的职位。同时负责京城的治安、门禁、刑案、街道管理、京郊守卫诸事务。

开音布出自西林觉罗氏,满洲正白旗人。自笔帖式起家,后被授予内阁中书,逐渐累迁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他早年随康熙治河,立下汗马功劳,为人忠义果敢,深得康熙信赖。

怎么可能不受信赖?九门提督一职,权责綦重,非皇帝心腹不能胜任。

“九门提督大人怎么都亲自来了”

“咱都散了吧。”

“我瞧着怪热闹,我再看会。”

……

周围的百姓炸开了锅,议论纷纷。

有人见官兵来了便歇了心思回家,有人却是想继续凑热闹。

更有浑水摸鱼想趁机开溜的。

“在场的,不许放走一个。”开音布命人将此处层层围住,包括那个在地上打滚的乞丐。

他没有错过此人面上的一瞬而过的慌张。

至于是不是装的,他也是多年的老狐狸了,只随意瞥了一眼,他便知道,地上这家伙康健得很。

万岁爷命他做这个九门提督,不只是为了明面上的这些职权,更是在去年十月重开风闻言事,以“广开言路,整饬吏治”。

更是秘密许他“以风闻入奏”。这个“风闻”,便是他在巡视京城的时候,所得到的关于王公大臣,以及诸位皇子们的一些消息。

他便是皇上的眼睛和耳朵。

至于想要整顿的吏治,他自己估摸着,是这几年太子爷和大千岁闹得太过,万岁爷心头有了计较。不舍得动自己的儿子,便也要找人出出气??

谁不知道,太子爷身边的下人换了一批又一批?

皇子是不会有错的,有错也是带坏他们的奴才的错。

首当其冲的,估计就是太子背后的索额图与大阿哥身后的明珠了。

猛虎渐渐老去,然则幼子羽翼渐满。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更何况是身边集结了这么多人的太子爷,江南文人心中的正统嫡子。

不过,这也与他无关了。早在四阿哥被封为雍郡王时,皇上便下了密旨,命他仔细盯着京城各个皇子与大臣,三日密报一次。

也不知道是谁,如此沉不住气?

开音布抬起长枪便向地上刺去,地上乞丐“唰”的一下往旁边滚去,紧接着跳了起来。

两个士兵上前,将其死死摁住,押着便往衙门去了。

周围百姓见状,也瞧了个明白。

“真是个黑心烂肚的,原来是想要讹诈银钱!”

“平白耽误了我给阿玛买下酒菜,回去又要被念叨了。”

“怕不是哪家酒楼派来搅和生意的?”

群众里从来不缺聪明人。京城的百姓见得多了,许多便也摸出些门道,今日这事情怕不是如此简单,不然不会出动这么多官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