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010(2 / 2)

加入书签

苏念的理由随性得像她的人。虽然外界总觉得她这种放弃丁克、接手照顾侄女的行为有些不合逻辑,但苏念自己倒是很笃定。

当年她听到这句话时,还没明白到底哪里“有意思”,但后来苏念的一句戏言倒是点破了??

“你小小年纪,看着乖得很,骨子里却藏着股倔劲儿,跟谁都不服。我喜欢聪明又有点野的孩子。”

苏念是独立翻译人,负责发掘国内中文书籍,将其翻译成英译本在海外出版。

和国内的译者大多只负责文字翻译工作不同,海外的独立翻译人更像是一个文学经纪人。文字翻译反而只占整个工作的十分之一,更多时间在做些与翻译看似无关的事??

穿梭于各大出版社之间推介作品,拉赞助,谈版权分成,甚至要在各大图书展上为作品站台,处理后续的市场宣传。

这些在国内可能要分给好几个部门去做的工作,在美国往往都要独立翻译人一肩挑。

也正因如此,独立翻译人往往薪资丰厚,一本畅销书的版税分成就足以让译者吃上好几年。

纽约作为全球出版业的中心,几乎所有大型出版社的总部都设在这里,占据英文书本发行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定居波士顿的苏念一年有大半时间在两地奔波,苏却从小就跟着她见识这个圈子的运作。甚至考完驾照第二天,就开始帮她在纽约和波士顿之间跑样书,送文件。

“《裂隙》的出版敲定了,年底纽约上市。这是我们和Petrichor合作第六年,也是最值得期待的一本书。”

“样书已经寄给你了,替我跑一趟,也聊聊后续的合作。”

“更何况,你不是一直想见她吗?”

苏却眼睛一亮。这本书从初稿开始她就参与许多细节,甚至帮忙整理过章节结构。而这个笔名她更是熟悉??犀利的文笔,幽默的内核,像在生活的裂隙里挖掘光亮,又用文字把人性的荒谬包裹成一层可口的糖衣。六年来,她作为小姑的助手。在邮件和视频会议中,早已被Petrichor字里行间那种活色生香的趣味感吸引。

如今终于要一睹庐山真面目,她心里隐隐期待起来。

“约在鸿雁寺?”苏却看着邮件里和Petrichor相约的地点,有些意外。

“那里可是燕北附近最灵验的寺庙,香火特别旺!”一旁来探病的丁溯薇眼睛一亮,“很多新人都会去那里祈福,特别是桂花开的时候。寺里有棵百年桂花树,花开得最好的枝条折下来送人,可是很好的新婚礼物呢。”

这么一听,她立刻来了兴致。

姐姐的婚礼就在一个月后,若能带回这样一份有意思的礼物......

在出院后的第二天,苏却便独自搭车,到了城郊的鸿雁寺。

桂花香若有似无地飘在空气里。

鸿雁寺内香客络绎不绝。阳光穿过古木,在青石板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这座寺庙比她想象中大得多,殿宇掩映在古树之间,处处透着悠远静谧。

只是这满院的桂花香,却不见桂树在何处。

“天王殿后的小茶亭……”她正低头看着手机导航,余光瞥见一个小女孩蹲在池塘边,身子摇摇欲坠。

糟了!

她几步冲过去,却发现小女孩面前是一尊石佛像。那丫头手里握着毛笔,正专注地往佛像的石座上涂画着什么,丝毫不在意自己歪斜的姿势。

苏却眨了眨眼。

这年头佛像还能这么玩?

她走近几步,微微弯腰看清那小女孩正在画什么。

一个胖胖的小人被画得活灵活现,头上还顶着个圈,旁边歪歪扭扭写着:赐我饺子。

“饺子佛?”她没忍住笑出声。

小女孩猛地抬头,瞪了她一眼,神情戒备,“你笑什么?我这画得不好吗?”

“好,非常好。”苏却笑意更深,“饺子佛的点子太妙了,这么好吃的东西,谁不爱?”

小女孩一扫戒备,抱着毛笔站起来,“你很懂嘛!”

“还行吧。”苏却靠在一旁,细细打量她:七八岁的年纪,扎着两个松散的麻花辫,脸蛋圆圆的,眼神透着一股机灵劲儿。

“所以,你觉得佛祖会赐你什么饺子?”

“猪肉韭菜的最好!不然加点虾仁也行。”小女孩扬起下巴,满脸正气,“我妈老是让我吃水煮青菜,太惨了!”

“这么可怜啊,佛祖怕是都拗不过你。”

“那当然。”小女孩扬起下巴,“我这么真诚,佛祖肯定喜欢。”

“哦?”一道清润的女声从旁边传来,带着几分调侃,“我看佛祖也许得先考虑要不要罚你破坏佛像。”

小女孩一个激灵,猛地转头看到站在不远处的江津珏,脸瞬间红了,“妈,我……我没有破坏。”

“没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