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6数字化(2 / 2)

加入书签

洛唯一:“我建议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来优化预测体系,随机森林在训练过程中会自动对离群值进行降权处理,减少对模型的影响,并且我还打算引入IsolationForest算法来检测和处理离群值。”

技术岗的同事听她说完以后目光闪躲了几次,这些东西他当然听得懂,至于当初搭建的时候为什么没有考虑。

原因很实际,因为他所采用的算法工作量更低。

而洛唯一所说的方法对工作量的要求更高,他是乙方的技术岗,做完这个项目,无论项目上线之后应用情况怎么样,他的工作都结束了,即便后续真有问题也已经移交给运维团队跟进。他可以很快地抽身出来去下一个项目组挣下一份项目的钱。所以他的目的并不是让这套预测体系有多高效,而是能以最轻松的方式完工,上线。

知道周围这群人听不懂洛唯一话的同样也有他,所以他可以睁着眼睛说:“你说的这套方法行不通,我不是没有考虑过,但是根本落不了地。”

洛唯一问他:“为什么落不了地?”

辞临知道,这其实是制造业或者说是非IT公司做数字化转型时通常都会面临的问题,就拿制造业公司来说,制造业企业虽然有很多生产与研发方面的专家,但是IT部门相对薄弱,甚至根本就没有懂算法的技术人员,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也只能依赖于所请来的乙方信息化公司。至于乙方交付时使了多大的劲,是否有所保留,是否提供了最优的解决方案,他们都无从判断。这也是他为什么在自己创业过程中搭建数字化体系时,亲自上手参与的原因之一。

今天这场架,洛唯一应该不需要他帮忙了。

技术人员强调:“我这么多年的项目经验,都是这么做的。”

洛唯一:“所以你只是把其他项目组的代码复制过来微调,对吗?”

这句话像是踩到了蛇的七寸,但他必须咬死结论,告诉洛唯一:“你说的方案只是理论可行,实际根本无法应用。”

秦浦然是不懂技术,但是洛唯一把这场架吵得很清楚。但即便他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的立场不能变,他问:“所以呢?现在为了一个假设,还需要我换个项目组?”

“新产品马上上线”,秦浦然拿时间来压:“就算项目能延期一周,也延不了一个月。”

项目经理随即问:“我们真的有必要在这么紧张的时间里去讨论一个甚至还不确定能不能落地的方案吗?”

“能实现”,洛唯一说。

她不能给秦浦然下结论的时间,所以立即接过话。

洛唯一:“这套算法并不复杂,我昨晚已经有了大体框架。一周时间足够了。”

项目经理问她:“你这一周时间包括了测试,调试,集成验证和培训?”

洛唯一回答:“可以。”

技术人员主动说:“我没时间。”

洛唯一说:“我不用你。”

辞临身体向后,随意的靠在办公椅上,从早会开吵到现在,洛唯一都保持理性,直到这句话,才是带了脾气的。

但他听她发脾气,很开心。

……

这个工作洛唯一接下了,她知道很多人都不觉得她能把这份工作做好。管培生重视业务和公司战略的培训,而不是IT,但他们不记得了她是软件专业毕业,能面试上这个管培生项目,就是因为凭借着编程技术获得了公司举办的编程创新奖。

她回家睡了几个小时后,工作就马不停蹄的跑起来,预测体系的整体方案有辞临指导,代码细节由她编程调试,而最难的需要团队其他业务人员配合的部分,有辞骋在,辞骋确实在过去半年中培养了他的威信力。

所以她或者说她们做到了,一周之内,成功完成了预测体系的搭建。

并进行了测试,集成,培训等全项目周期的工作。

项目在延期一周之后,终于要正式上线。

只是她预测出来的结果,很多人不信,都说她的这套算法对市场过于乐观。包括当初照董事长的意思,去旁听了项目早会的两位高层,这两个人找机会也和辞明盛说明情况,顺便探他的意思再决定要不要插手。

但辞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