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7人皮灯笼案一(2 / 2)

加入书签

沈清沉本又觉得懊恼,这事儿她当真想要了解,可又实在觉得将银两给了这视财如命的掌柜,只会助长了他的威风。如今对着她作威作福,她大人有大量大可隐下不谈。倘若他日来客栈的人儿,都要受他这番审视,而后或多或少地被敲诈些银两,她才当真是心里过意不去。

对门卖布匹的妇人,见众人站在这客栈的门口喋喋不休,她便知道那掌柜又是动了坏心思,想要讨些额外的银两了。她最讨厌这样见风使舵的人儿,自迈着步子走上前来,“莫要给他那银子,有那银子倒不如留着买三两包子暖肚。”

沈清沉看她一副热心肠,心里暗自窃喜,原来葛朗台也能遇到心软的神。

那掌柜恶狠狠地盯着她,她已经不是第一次断他财路了。这恶婆娘,每次他刁难些外来客,她总要上前踏着那莲步,将他的客人揽了去。装甚么侠客心肠!

众人随着她走入她对门的那布庄,听她嘴里喋喋:“这灯笼啊,在咱们晋县是必须得挂的!就像咱们家的布匹,走过路过可千万是要留些心神的!”

沈清沉嗔笑,原是各为自家财。可到底是免费听,她倒也乐意听她絮絮叨叨地推销着自家的布匹。权当捧个人场了。

那妇人接着絮叨:“灯笼在晋县寓意着吉祥,就像咱家的布匹,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哪怕是个落魄乞丐,进来试这一身衣裳指不定能成个公子哥儿让妻君讨了去,从此便是平步青云!这做灯笼的铺子,本不止唐家灯,可陆陆续续地各家灯都出事遭查封,哪像咱家布庄,世代卖布维生屹立不倒!从前也有外来的旅人来这晋县定居,可她到底不信邪,死活不肯听旁的买个一二灯笼悬挂。这不,没过些时日,便被人发现横尸在荒郊!就连脑袋都找不着咯!”

妇人嘴里振振有词,看来她这番话也是不知入了多少人的耳。倒说她有经商的好脑袋,过客无论买不买,只要杵在这,多少能当个活招牌。个别心善的主儿,例如沈清沉,说不定会一时兴起便为她买下三两布匹。积少成多,有这三寸不烂之舌,妇人想必也吃穿不愁。

“这事儿,是真实发生的?”沈清沉觉着那故事蹊跷,倘若人人都为谋自家财,那这也极有可能是那个所谓的“唐家灯”捣鼓出来的唬人传说。

“难不成老身还能够骗姑娘?”听她口中质疑,妇人别过脑袋斜眼打趣,倒不像是会说谎的主儿。

可这事儿说来实在蹊跷,难道晋县灯笼的习俗由来这么多年了,只有这么一个人儿不信邪,非不买灯笼?再说为何偏偏就这一人出事。

子不语怪力乱神。

哪有那么多鬼怪,披着人皮的牛鬼蛇神倒是多得很。

沈清沉正思索着这荒谬的传闻,那妇人又恍惚间想起甚么:“噢对了!今夜吴家灯说是新造了些灯笼,姑娘要是感兴趣大可去瞅瞅。”

沈清沉与众人面面相觑,看着陈孝霖期待的眼神,她本想忽视,可她忽而听到系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