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1人皮灯笼案五(1 / 2)

加入书签

凶手故意将尸体弃置在这儿,无非是想行嫁祸之事。按照这个思路反推,凶手则极有可能不是这个房间的人。因此大可把住在这屋里的师傅嫌疑都排除掉,这眼疾的师傅住的是大通铺,同住一屋的师傅众多。排除掉同屋的做灯师傅后,余下的师傅便只剩三人了。沈清沉只需逐一在这三人中排查便可知,这骇人的人皮灯笼到底是谁做的了。

回到客栈的沈清沉,这才闲暇下来想虞鸢的事儿。沈清沉叩门,看着她房门大开,手里握着茶杯一动不动。虞鸢抬眸,眼神依旧木然,她只僵硬地挪动着脑袋,看向门口。眼中却仿佛空无一物,更遑论一人了。直到沈清沉坐到了她的身边,她依旧盯着门口愣怔,迟迟未出一语。

“虞鸢?你这是怎么了?”沈清沉看她痴痴,伸手去拍她背,看着她慢慢地缓过劲,像是冷藏已久的冻物。她狐疑地看着沈清沉,努力地挤出笑意,“殿下?您怎么在这?”

“本...本小姐在这坐了许久了。”沈清沉依旧不太习惯,穿越这些日子她好不容易才把本宫叫顺口了,如今却又要改口。“休要说本小姐的事儿了,你今天这是怎么了?自打从衙门回来,就一直神不守舍的。”沈清沉用手背抚她额头,倒也奇怪,她并没有发热,“奇怪...”

虞鸢讪讪笑道:“有劳殿下费心,虞鸢身子无碍。”她不过是今日受了些惊吓,那位备受敬仰,屡破奇案的大理寺卿,竟那样的不堪。她将今日在县令房里见到的那封书函告知沈清沉,那书函的落款清清楚楚地写着太子沈池润的名号。大理寺卿与之勾结,凡大理寺的人到了这晋县,想要勘察案子,县令都会取出这封书函。见字如见人,一切都需低调处理,最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不知这小小晋县县令,哪来的门道,能得来太子的亲笔信。他背靠太子,肆意地滥杀那些不愿意从众,购买唐家灯灯笼的外地人。而后再与唐家灯的掌柜分账,挣得盆满钵满。

虞鸢考学,不仅是因为老班主的逝世,更是受当今大理寺卿的影响。她雷厉风行,侦破的案子不在少数,一路官拜三品,虞鸢不过惊鸿一瞥,她的形象便深深烙印在她脑海。虽然她对大理寺卿的了解不深,甚至可以说基本都是道听途说,可她依旧觉得她值得敬仰。她为民伸冤,刚正不阿,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虞鸢一直是这样认为的,直到今日看到那封书函...

那封书函,颠覆了虞鸢心目中大理寺卿的形象。她不知,那个口口声声说要伸民怨,除奸佞的大理寺卿到底去哪了。到底是什么磨灭了她心中的大义,让她变得面目全非?还是说,她口中的那些公道,都不过是她上位的政治工具?虞鸢向来只知官场艰险,可倘若连代表公义的大理寺也一并沦陷的话...她当真不敢想下去了。难道她要告诉自己,自己一直追求的大义从来都不存在,只是虚无,只是旁人的托词,只是他人塑造的桃花源吗?

与虞鸢一样,回到客房的沈清沉亦忧心忡忡。从前母上还在世,沈池润多少懂得些收敛,她亦有法子将他扳倒。可是从前的优势如今都荡然无存了,如今沈池润贵为天子,哪怕他光明正大地要大理寺卿与他共沉沦,她依旧什么都做不到。她只觉得无力,觉得从前的努力好像都是枉然。她原不想那样的消极,可她又能怎么做呢?

【系统提示:宿主可想登基?】

登基?呵,沈清沉不自觉地自嘲。她如今没权没势,更没兵马,登基比登天还难。

【系统提示:40日寿命可换取文书复制功能一次】

她要文书有何用?

文书...?

沈清沉想起那封沈池润的亲笔书函,倘若有了那笔书函,再一点点顺着关系网收集证据,定能让沈池润身败名裂。然而接下来她又很快泄下气来,如今沈池润已坐上了皇椅,他再声名狼藉,顶多不过是后世会将他骂作昏君。再说,历史长流中还指不定留下来的是哪个版本呢。

这文书对登基的作用无异于隔靴挠痒,更何况,这居然要她四十日寿命!看着状态栏上显示的二十九天寿命,沈清沉更是沮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