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章 岩滩(2 / 2)

加入书签

从抵达孤岛到现在,已经十几个小时汤水未进,腹内的灼烧感和干巴巴的嗓子提醒着他,必须尽快补充一些淡水,最好再找些食物垫垫肚子。

陈舟自认为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他很清楚自己和鲁滨逊的差距有多大。

鲁滨逊十九岁登船,自那以后常在海上漂泊,曾经驾着小艇沿非洲海岸线逃离摩尔人领地,他是个经验丰富且常年从事体力劳动的水手,是个水性极佳的冒险者。

而陈舟,在来到孤岛前,他从未近距离接触过大海,从小到大只在乡间的河塘里偷着游过几次野泳,说是半个旱鸭子也不为过。

而且作为一个常年在水泥厂看管维护设备的现代人,他的身体早就糟烂了,同饱经风浪洗礼的鲁滨逊相比,他的耐力和体能肯定要逊色许多。

在同样的身体状况下,鲁滨逊能做到的事,他陈舟未必能做得到。

因此,如果不补充水份,吃点东西,凭他这副身板,多半就得淹死在海里。

但人已经被逼到这个份儿上了,那艘船,不得不登。

在没有选择权的前提下,陈舟只能尽最大努力调整状态,多积攒的每一分体力都能增加登船的成功率。

至于荒岛上未煮沸的水是否有寄生虫和细菌,饮用后是否会导致痢疾,他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毕竟他既没有盛水的器皿也没有生火的工具,就算有盛水的器皿,指望他这个毫无野外求生经验的人在潮湿的树林成功生起火无疑是天方夜谭。

看过几期挑战荒野,总不至于真把自己当贝爷。

而且疾病只是潜在的威胁,登不上船,麻烦可就多了去了。

陈舟想的很明白,把衣物搭在肩上,正要出发,他眼珠突然一转,隐约记起原著中似乎提到过鲁滨逊登岛后喝了些水。

于是忙从兜中掏出那本《鲁滨逊漂流记,在淡淡的月光下仔细翻看着登岛后的细节。

很快,他找到了关于水源的部分。

书中所述,鲁滨逊从登岛处出发,沿岸行走约莫1弗隆便找到了淡水。

页脚处贴心地注释着:弗隆,长度单位,1弗隆约等于0.2公里,也就是200米。

过作者没有着重笔墨描写鲁滨逊寻找淡水时具体的行进方向,也没有描写那水源是河流还是泉眼,但起码肯定了附近存在淡水的事实。

陈舟想了想,200米不算太远的距离,哪怕扑了个空再折返回来也浪费不了多少时间和体力。

他估摸自己休息的地方应该和鲁滨逊登岛的位置大差不差,索性从捆衣服的小树开始沿着海岸径直向前走。

群山的剪影映在晨曦灰白的光色中,郁郁葱葱的森林黑压压地从略显平整的山顶延伸至山脚,启明星高悬于峰侧,同那些叫不出名字的星座注视着海岸孤单的行人。

沙滩光秃秃的,一眼望去只有浅黄色的沙砾和被潮水冲上来的海草与贝壳,没有椰子或是其它陈舟希望见到的水果。渐变成土壤的滨海地带同样看不到低矮的草本植物,就连树木也营养不良似的,稀疏地插在地上,枝条乱糟糟的纠缠着,使它们酷似一群食不果腹蓬头垢面的乞丐。

两只小鸟便栖息在这杂乱枝条间,它们畏惧陈舟的脚步声,紧挨着缩成一团,待到确认穿过树林的“怪物”对它们没有威胁,才谨慎地探头探脑,一前一后走了出来。

然而它们不曾注意到,身后有只灰褐色的大猫已经蹑手蹑脚地尾随了许久。

它始终低伏着腰身,就连耳朵都贴紧头皮,行动间悄无声息,待距离缩短,便猛地窜出去,探出前爪勾住了选定的猎物,随即身体弹簧般一松一紧,一按一衔,便锁定了小鸟的脖颈。

被咬住的鸟儿自然不肯放弃性命,扑棱着翅膀奋力挣扎,顿时羽毛纷飞,血染猫口,却无济于事。

侥幸生还的另一只小鸟惊恐地鸣叫着,发足狂奔,“蹭”地一下钻进了陈舟身旁的枝条中,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