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7章 等待(2 / 2)

加入书签

照料农田、加固护坡、喂猫喂狗喂羊、检查圈套、偶尔搬运一些石块到沙滩,充作下次切割的材料,这些都是习惯的工作,若是突然停下来,陈舟反倒觉得不适。

除日常活计外,他还从山下营地的窝棚里取了十几块带窗框的窗户上来,准备先把阳光房做好。

不过这个阳光房的窗户他不打算直接安装,而是想等到地震过去再安装。

现在只安装窗户框。

玻璃脆弱,地震时万一损坏没办法维修,而且掉落一地的玻璃碴子,也是很危险的。

他穿着皮靴都害怕被玻璃碎片扎脚,更不要说“赤脚”行走的来福了。

……

到4月16日,阳光房的大体框架全部组装好,木屋与阳光房之间的过道特意留了个口子。

陈舟在口子外面打了根桩子,往房梁上又架了一根短梁,沿着口子搭出了一个三角形短廊。

短廊无门,两面敞开,有连接到地面的楼梯,作用与入户玄关相似。

陈舟把水桶、手斧、皮蓑衣和大檐帽挂在了短廊中,每次出门回家便在廊内更换,方便极了。

……

其实论居住体验,待了几天后,木屋带给他的安全感和舒适感还在窑洞之上。窑洞外墙不完整,厨房、卧室、储藏室三个房间没有阻隔,完全相通,只垒砌好卧室的外墙根本没用,若是有动物或敌人想从外面进去,多走两步拐个弯就行了。

而且窑洞开口太大,刮风天常往洞里灌风,绕着承重柱呼啸,呜呜作响,给人心理压力很大。

同时窑洞没有天板也没有地板,平时在家里行走没有家的感觉,像是住在烂尾楼或是荒郊野外??虽然本来也是荒郊野外。

没有天板,晚上躺在床上要睡觉时,往头顶一看,只有自己画的那几幅瓦楞纸画挂在承重梁下,剩下就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砂石。

偶尔还会掉几块石头或砂土下来,弄得床上的被褥中满是尘土,每晚睡觉前都要仔细抖抖褥子,免得翻身时被不知道哪来的石块硌醒。

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既不安全也不温暖更不卫生,各个方面都不如这个新搭建的小木屋。

就连唯一具有优势的点“宽敞”,其实也捉襟见肘,堆放的各类物资把洞内空间占据了大半,仍然略显不足,细想想也不算宽敞。

若真细究,窑洞最大的优点可能只有潜力。

待外墙砌成,天板地板铺好,内部空间整理完毕,再添几件家具,搭起火墙,它就远胜于木屋了。

……

4月17日,知道明天就地震,陈舟本来稳

定下去的心情又紧绷了起来。

吃早饭时,他时常离开房间,蹲在短廊里眺望山峰,担心大地突然震动,然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