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第216章 第二王国的改变(2 / 2)
虽然人头税不再需要缴纳,但田地的收成依旧被榨取;税吏的一声令下,便足以让数户人家陷入绝境。
而部族间的频繁掠夺,也使乡村治安雪上加霜。
面对这些问题,当地的穆斯林居民向驻军求助,换来的却是额外的“保护费”和毫无实质的承诺。
这一切,萨拉丁并
非不知,却始终不以为意。圣城的收复让他在穆斯林世界声名显赫,这些瑕疵很容易被掩盖。
重点在于圣城,在于圣地的战局,为此巴勒斯坦之外的穆斯林,大多不会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总有人需要做出牺牲不是吗?
萨拉丁的目光聚焦于更为迫切的目标:迎击第三次十字军浪潮并确保胜利,那些农民的困境无足轻重。
除了依赖部族提供骑士,他的心思还落在另一件事上??法兰克人的新武器。
虽然有思考过硝石与那种管状武器的关系,但其中的奥秘,撒拉逊人始终没能参透。
种种阻碍横亘在萨拉丁面前,令他意识到,现有技术难以打造与提尔城匹敌的武器。
正是在此时,一支往返于提尔与外约旦的商队引起了他的注意。
从他在提尔城内的线人处,可以得知,那种神秘武器的生产,不太可能是来自于提尔附近。
“一次我毫不知情的劫掠袭击,如何?”
不错,萨拉丁与第二王国之间的协议依然有效,而他对这类事件自不会“知情”。
……
沃特并不清楚商队附近的“新鲜马粪”究竟来自何方,但他很快察觉,有不速之客在暗中监视。
虽然对方人数不多,但足以让沃特明白,商队的行踪已被盯上了。
为此,商队召开了一场紧急会议,所有成员迅速达成一致:保护商队的货物和生命是重中之重。
沃特吸取了第一次行商时的惨痛教训,将那些预备配发给提尔城士兵的软钢胸甲发放下去。
这一次的行商,也不只是运输货物前往提尔,事实上还是要将外约旦地区经过一年多时间培养出的人才,送往提尔。
辅助伊莎贝拉他们建立一个更加近代化的王国中央。
这些人才梯队加上商队原本的护卫,总计有着百多人,来自阿尔哈迪镇的马尔万也参与其中。
他熟练地穿戴胸甲后,还向同伴演示正确的装甲方式。
这些软钢板甲是沙班亲手打造的。
所谓软钢,其实是低碳钢。
随着外约旦冶金技术的进步,采用炒钢技术后,这种材料已能实现批量生产。
相比耗时费力的锁子甲,胸甲因制造工艺简便而成本较低。
制作胸甲时,沙班会先设计不同部件的模具,利用水压机将加热后的金属压入模具中冷却成型。
随后,他会用水力车床对毛坯进行精加工,最后通过铆接将各部件组合成一件完整的胸甲。
借助先进工具,沙班一人四天便能制作一副胸甲。
而头盔的制作流程类似,只是外观显得略微粗糙。
当商队成员全副武装,胸甲反射的光泽在阳光下耀眼夺目,刀剑与长枪在手,他们已然焕然一新,仿佛一支训练有素的小型军队。
片刻之间,商队中的百余人已然透出一股逼人的煞气。
这支商队因要跋涉数百公里,商队中的成员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其中许多人更接受过严格的民兵训练。
他们一旦披上胸板甲,戴上头盔,手持武器,立刻呈现出一支精锐之师的模样。
沃特将这些装备整齐的小伙子重新编队,配合原本的商队护卫,瞬间打造出一支人数可观、战力看似不容小觑的队伍。
不同于那些重达十几公斤的优质锁子甲,由亚嫩打造的胸板甲仅约七公斤,加上武器装备,整套负重不到十公斤。
这让商队成员在长途行军中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