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0章 新旧之间的碰撞(2 / 2)

加入书签

“呃……貌似没有……除去让城里的肉蛋奶价格下跌外,就没干过什么事……”

“对了,他们今年貌似还试图过来卖咸鱼,味道挺不错的。”

“那算事吗?”

不少人摊了摊手,因为实在是除去这个之外,他们这些城里人,并没有感受到塔山上那伙兄弟会的存在感。

……

12月的开头,拿撒勒城里照例开了集市。

别管这仗怎么打,拿撒勒城归哪一方,这日子总归是要过的。

骑士也好、老爷也罢,他们之间的冲突,对于农民来说,既远又近。

说远吧,那是因为老爷们的事,农民们别瞎掺和,别管哪边赢了,都是要来收税的。

说近吧,那自然是因为在打仗的时候,老爷们会想尽

办法过来搜刮农民的每一分钱,每一分粮,从而让自己赢。

从1187年爆发战争以来,哪怕战斗的次数并不算平凡,烈度也不算高。

但巴勒斯坦原本还算富庶的农村,都开始萧条起来。

反倒是塔山周围十来个村子,显得不同寻常起来。

这一大早,拿撒勒城里的集市就热闹起来,任谁也看不出前不久,这里还是突厥人治下,也猜不到法瓦茨正在串联,想着要反攻夺回这座城市。

总之附近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要拿着自家的产出,来拿撒勒这边赶集。

虽然说这年头黎凡特也有丝绸产出,但大多数农民所能整出来的布,还是以麻布为主。

除了那点粗布,则就是一些蔬菜、木器、陶器之类,自然也少不了鸡鸭等禽类。

12世纪这年头,说穷归穷,但黎凡特这地方,手工业发达,城市的消费能力还算不错,别管农民们吃不吃得起肉,城里人倒是真能沾点荤腥。

迪米特里便是农民中的一员,小心翼翼提着一篮子鸡蛋,纵然其中垫了许多稻草,也担心磕了碰了碎了几个,那都是心疼好久。

要晓得,这些鸡蛋那可是他自家都舍不得吃,是要来拿撒勒城里卖了,好有点钱,能去买点针线。

清晨的阳光,从屋檐上落下,洒在迪米特里身上,在他的身旁,则是许多与他一样的农民。

鸡鸭不时叫上几声,显得有些喧嚣。在中世纪,虽然不同地区之间的物价差异显得极大,不同时代的物价差异更是难以比较。

但对于一个迪米特里这样的农民而言,他的生活就仿佛是凝滞在琥珀中一样。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其实都有定数。

自己这一筐鸡蛋能换多少铜子,凑上只鸡,又能换枚迪拉姆银。

再然后,这些钱币就能拿去买点针线,去扯点粗布,又或者给教堂捐上两枚求个心安。

总之,这都是早已固定的,出生的时候是这样,长大的时候是这样,未来也该是这样。

然而当迪米特里总算是挤到集市上,专收鸡鸭的铺子前时,就听到了不得了的消息。

“鸡蛋三个铜子一个,鸭蛋四个铜子一个,一只鸡买不到一银迪拉姆。”

铺子中的伙计,嘴里麻溜的报着价。

听着这价格迪米特里,倒吸两口冬日里的凉气。

“上个月,不还5个铜子一鸡蛋吗!你这价钱太低,这样下去我是蚀本的啊!”

那伙计则懒得回答,见迪米特里一脸不情愿,就开始赶人。

现如今,这拿撒勒城里,但凡是想收鸡鸭的,都不太乐意待见这些散户。

鸡鸭品质不一且不说,还有不少农民都是拿臭了的、坏了的鸡蛋充数。

以前是没办法,可自打塔博尔山那边的,有人一车一车的来供货,品质还均一优良,叫价不算高后。

如何选择,其实也就很明朗了。

这帮乡下来的泥腿子,爱卖卖、不卖滚,小爷城里人,压根不伺候!

也不管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