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心生种种法生(1 / 2)

加入书签

董玉婷在府中本就威望颇深,又来了昨天那一遭,府中下人风声鹤唳,生怕这把火烧到他们身上。

车马司的下人一听董玉婷要出去,连忙牵了最矫健的一匹骏马出来,为它套上车架,趁着董玉婷还没出来,将马车停在李府正门口,骏马拴在瑞兽拴马柱上。

钱管事又选了几个还算孔武有力的护卫同行。

他们往那儿一站,管事心虚的摸了摸鼻子,没办法,武艺高强、高大威猛的护卫都被派去了幽州找大老爷的下落,这没被派去的,就是歪瓜裂枣了。

担心董玉婷会生气,钱管事忧心忡忡,不时的往那扇朱红色的瑞祥广亮大门上看。

门口的醒狮雕像极具威严,怒目圆睁,露出一嘴锋利的牙齿,仿佛能听到它在耳边嘶吼的声音。但在管事眼中,却还不如不怒而威的董玉婷来的吓人。

巳时,董玉婷携秋荷春月出了精致的垂花门,转过影壁,跨过门槛,踏出大门。

钱管事身体一抖,忙笑着迎接:“夫人小心。”

董玉婷目不斜视,踩着上马石进到马车,秋荷春月紧随其后,一左一右坐到她旁边稍矮一点的榻上。

管事放下绣着竹林松鹤纹样的车帘,暗暗松了口气,给站成一排的护卫使了个眼色,他们一溜儿烟的骑上马车后的四匹马上。

车夫憨厚的声音响起:“夫人,您坐好了。”

董玉婷淡淡的“嗯”了一声。

到宝光寺要花上一个时辰的时间,董玉婷闭目养神,思索着事情。

李家兴盛靠的是李凌川做官,原主家兴盛则靠的是世袭的爵位。

原主祖上随开国皇帝建功立业,封了永乐侯和二品大官,可随着一代不如一代的子嗣,永乐侯渐渐只剩下了空有名声的爵位。

在外人看来,永乐侯府已经没落,而在他们本人看来,却并不这么觉得。自开国以来,封爵位的除了陪开国皇帝打下江山的那些人就再无其他,因而这些人一直以有从龙之功为荣,自觉与他人不同。

原主在这样的环境中养成了孤高自傲、十分要强的性格,因此一嫁进李府,便迫不及待的要把持中馈。

李府虽不是百年世家,但老太太能养出做了二品大官的李凌川,自然也并非等闲之人。

原主吃了几次暗亏,不敢再小瞧老太太,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原主就此服输也是不可能的。

她就像一颗有棱有角的砾石磨成了圆滑的鹅卵石,原主后来表面的性格可以说是老太太一手调教出来的。

董玉婷又想到了请空明大师这件事,忽然发觉这件事还真只有她能做。

乾元朝佛教盛行,这位宝光寺的空明大师更是去过皇宫,给皇帝解惑过。

相传他无父无母,生于荒野,幸得人所救,后长到五岁时才开口说话,说的第一句便是佛家真理,养他之人大惊,带他去寺庙相看,被高僧说是佛子转世,自此留在了寺庙之中。十岁时他编写《无量众生十方法界清净妙法藏经》,名声大噪,引得皇帝召他入宫,一番对话之后,皇帝大有所悟,称:“佛子大智,名不虚传。”

自此,空明大师的名号响彻京城,凡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若拜佛必去宝光寺,若能得空明大师解悟,便再好不过了。

当然,空明大师也并非谁都见,以他的话来说,就是讲究一个“缘”字。

董玉婷不屑的想道,你的缘分都只在这些达官显贵的人之中吗?

而之所以老太太让她去,是因当初救这位空明大师之人,乃是原主的祖父。老太太让她去请空明大师,未尝没有暗示她挟恩去请的意思,毕竟先前老太太也未能见空明大师一面,与他“无缘”。

脑袋里想着事情,时间一会儿就过去了。马车稳稳当当停在宝光寺山门口,秋荷春月先行一步,在地上放了个小杌子,扶着董玉婷下马车。

董玉婷是个无神论者,但到了寺庙这种地方也会象征性的拜拜,保佑事业顺遂,家人身体平安健康。

宝光寺曾经并不起眼,门可罗雀,哪里像现在这样香客络绎不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