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过端午(1 / 2)
五月又称恶月,从这月起,气温开始增高,蚊虫滋生,人生病的也变多,因此除了烧香拜佛,还会张贴“五毒符”和“张天师符”来寻求庇佑。
到了初一这一日,丫鬟小厮早早的起来,先把符贴上,又把菖蒲和艾草挂到门楣和窗户上,内院季管事吩咐绣房把艾草编了几个花样,这样挂在府里还不会显得单调。
有了这些,过节的气氛也就油然而生。
李博睿站在门口,拍着挂在门楣上的艾草,秋荣半拽半央求的把他往后面带:“小祖宗,这个可不能玩儿。”
李博睿怎肯依她,挣扎着要从她怀里出来,拽那个被编成剑形状的艾草。
秋荣心里骂绣房编什么花样不好,偏偏编个剑的样子惹得睿哥儿好奇,眼下也只能转移李博睿的注意力:“公子,夫人她们快要走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不然睿哥儿就只能留在家里了。”
挂起来的艾草和菖蒲不是为了装饰,而是用来取辟邪之意,秋荣怕李博睿犯了忌讳,硬是不让他去拽下。
一听要留在家里,李博睿撒开手蹬蹬蹬的往外面跑去。
秋荣抹了把额头的汗,李博睿吃得好,长的也快,像个小牛犊子似的,只怕再过一两年,她就没李博睿的力气大了。
“公子慢点儿,小心摔倒,平安快护着公子。”
平安老实巴交,立刻拔腿跟了过去,他看着精瘦,速度却一点不慢,不一会儿就跑到了李博睿身边,护着他,万一他摔倒自己就当个人肉垫子。
自打来了这里,董玉婷以前不怎么接触,现在接触很多的便是烧香拜佛了,有事无事都来烧个香拜个佛,像散财童子似的添个香油钱。
这次除了府中的姨娘,可谓是全家出动,几个小的也要去宝光寺。李博翰这些时日还病蔫蔫的,去宝光寺路程远,又不像汽车四平八稳,她就让李博翰留在了家里。
她和李博睿、李念瑶坐一辆马车,老太太和她女儿、清姐儿坐一辆,李家的马车和护卫全都用上了,随行在马车身边,浩浩荡荡往宝光寺出发。
李念瑶和李博睿甚少出去,李念瑶到底年纪大,懂事,在马车上端坐着,李博睿却扒着脑袋往外看。
路边的食肆小摊生意兴隆,卖饮子的、果子的、水团子的应有尽有,还有端午时节才会卖的桃枝、柳枝、蒲叶、粽子等。看得人眼花缭乱。
李博睿闻着街上香喷喷的气味,只觉肚子又饿了:“我们什么时候去逛。”
今日端午,马车上备的糕点也变成了粽子,董玉婷给他拿了一块儿,让他先垫着肚子,又给了李念瑶一块儿,外面坐着的秋荷春月各一块儿,驭夫一块儿。
董玉婷和李博睿、驭夫吃猪肉粽,李念瑶和秋荷则爱吃甜粽。
肥瘦相间的猪肉和糯米和在一起,咬一口汁水四溢,还加了调味腌制,口感丰富,董玉婷吃了一个就半饱了。
李博睿则是吃完一个还想吃,眼巴巴的看着秋荷手里的蜜粽。
他虽然无肉不欢,但甜粽也不是难以下咽。李念瑶手里的甜粽香气扑鼻,里面加了切碎的红枣和磨成豆沙的红豆,味道香甜。
“等拜完佛,街上还有好多吃的呢,你现在饱了,一会儿可就吃不下了。”董玉婷接过秋荷递来的帕子,擦去手上的油污。
李博睿摸了摸小肚子,放弃了再吃的打算:“好吧。”
宝光寺山门下人群熙熙攘攘,做生意的都到这里来了。去拜完佛,正好可以在这里逛。
小僧人将她们迎到后面的配殿,避开前头拥挤的宝殿。后头人少,仿佛与前面是两个世界,众人簇拥着老太太,往配殿里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