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22章(1 / 2)
“这……”
文武百官皆支支吾吾,谁也不敢第一个出头。
自多年前南夷被薛清扬打败之后,一直偃旗息鼓,每年按礼朝奉晟朝,这么多年两国一直相安无事。
可这次南夷出兵来势汹汹,还有玄铁兵器助阵,连常年驻守荆州,对南夷了如指掌的宣武将军都被围困,朝中又多是青涩将领,连战场都没上过几次,没有两把斧子谁敢贸然领命?
要说谁能力挽狂澜,这朝堂之中唯有二人。
一人就是远在凉州的怀化将军,可远水解不了近渴,况且多年来北方的匈奴不时侵绕边境,如若没有怀化将军坐镇,恐怕匈奴将大肆入侵晟朝,到时两面受敌,晟朝危矣!
而另一人……
就是被称为大将军的薛清扬。
自从南夷被薛清扬打败诚服晟朝后,薛清扬被封为忠勇侯。南夷安定,皇上感其功劳显著,提拔他担任大将军一职,作为武官之首留在长安朝堂,又下旨令宣武将军镇守南夷边关。
况且大将军又是皇上的妹夫,朝中众人也猜不透此刻皇上的心思,不知是否该推举薛清扬出征,一时间不知如何作答。
皇上环伺一周,“怎么,我晟朝已经沦落到连个领兵出征的将领都找不出来了吗?”
国子监祭酒赵大人上前一步,“启禀皇上,微臣以为,大将军薛清扬多年前打败过南夷,对南夷军事了如指掌,应是领兵出征的良选。”
“赵大人,此言差矣”另一穿紫色官府的官员出声,“大将军已多年不曾上过战场,如何了解当下的南夷战况?微臣以为,还是应当找一个常年驻扎军中,对南夷也有所了解的将士为佳……”
赵大人讥笑道:“沈大人说的这个将军,不会就是小沈大人吧?”
“众所周知,小沈大人只不过在军中担任过监事一职,如何能率领众将士救荆州于水火……”
“你……”
眼见着两位朝臣就要在朝堂之中吵起来,皇上头疼的按了按额头,“都住口!”
“子维,你有何高见?”
站在文臣之首,之前一直保持沉默的林彦这才上前一步,他沉吟了一会儿,开口道:“回皇上,微臣也以为,薛大将军领兵出征,最为合适。一则,薛大将军当年击败过南夷,对南夷将士有威慑之力;二来,薛大将军的战绩有目共睹,相信这次一定也能化险为夷,解荆州之围。”
皇上思索了片刻,还是采纳了林彦的建议,“既然如此,清扬,朕便命你率领二十万大军,即刻前往荆州支援。”
薛清扬双手抱拳,单腿跪地,“微臣领命!”
*
荆州被困,薛清扬即将领兵出征的消息很快传遍长安城。
薛清扬刚回到府中,萧容便快步迎了上来,“清扬,听说皇上命你领兵解救荆州,此事可属实?”
事况紧急,薛清扬明早就得出发,今晚还要去军营点兵,与诸位副将商量应对之策,他忙得脚不沾地,但见萧容脸上的担心和焦虑,他还是停下脚步,吩咐手下先去准备收拾行囊,然后拉着萧容的手坐在一旁,“是有此事……”
还没等薛清扬说完,萧容便起身就要出门去,“我去找皇兄,求他收回成命!”
薛清扬赶忙拉着萧容的胳膊,“容儿!皇上已下旨,金口玉言,如何能反悔?另荆州一事实在刻不容缓,多等一刻,荆州的将士和百姓就多一分危险……”
萧容反手挣开薛清扬拉着胳膊的手,眼中含着水光,“晟朝将领无数,就非得你去吗?你还记得你当年答应过我什么?”
众人都道薛清扬是打败南夷的战神,是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只有她知道,当年薛清扬出征南夷回来时,身上遍体鳞伤,有一箭伤甚至离心脏只有一寸,要是再偏一点,她就再也见不到薛清扬了。
“当年你从南夷回来,身受重伤性命垂危,你答应过我,南夷平定,以后便好好待在长安,陪着我和峥儿,你都忘了吗?”
薛清扬自然记得,可如今情形不同,大敌当前,他作为晟朝大将军,怎能置荆州将士百姓于不顾?
“我没忘,但容儿,我是晟朝的大将军,如今国家和百姓有难,难道我能为了自己的小家就躲在长安永不上战场吗?”
“先有国再有家。如今晟朝将领青黄不接,没人比我更合适领兵出征。这次,我必须去!”
不管是为了荆州的将士百姓,还是为了他身上的这身盔甲,他都必须去。
萧容愣在当地,豆大的眼泪从眼眶中滚落出来。
薛清扬见状心里叹了一口气,将她揽入怀中,抚住她的脸用大拇指轻轻揩掉滚落的泪珠,“容儿,你是晟朝的公主,难道就忍心看着荆州百姓受此一难?”
萧容自是不忍心,她就是……就是担心。
薛清扬明白她心中所想,安慰她道:“多年前,我既能打败南夷,这次也能。我答应你,一定完好无损的回来!”
萧容知道如今木已成舟,再多说什么也无法挽回,只好叮嘱薛怀峥一定要万分小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