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4覆辙之局一(2 / 2)

加入书签

玉问泉微微侧头看向她,道:“想问,但怕你不方便说,若是于你有害,不如不问。”

秋棠闻言,侧过身子面对玉问泉,两人对视却都不言语。

最终还是秋棠败下阵来,柔媚的脸上先是露出浅笑,而后嘴角愈发上扬,瞧着心情极好。

“没什么不能说的,我是梁途的人,先前一直潜伏在韩仕佳身边,如今他背后之人已被查出,只待收集证据,将他彻底按入牢中。”

玉问泉闻言,脸色认真道:“他背后之人,是万青岩?”

秋棠眼中闪过一丝讶然,但对上玉问泉冷静的神情,她又收了讶然,点头道:“是他。”

“前段日子我随梁途出京追逃犯,此人在南边贪了修运河的银钱,被当地富商举报,地方官去抓他时发现他往京城来了,于是南边的衙门便向大理寺求助,但此人并未在京城逗留,入京后不到一日便又出城继续北上,最后在去北疆的路上被我们抓住了,但已断了气......”

玉问泉不知道秋棠为何忽然提起这些,却仍然耐心听着。

“后面你知晓的,回京路上我们又抓了个‘共犯’,在供出刺杀皇上的罪名后便咬舌自尽了,梁途查到南边那逃犯的家人尚在城郊一处庄子里,于是顺藤摸瓜找到了万青岩。”

玉问泉蹙眉道:“那逃犯为了让万青岩保住自己一家老小而自愿顶罪赴死?”

秋棠点点头,又道:“暗中探查南边水运工程后,我们发现万青岩这些年在其中贪的并不少,除了皇上拨去修水运的银钱外,官员们以强权搜刮的民脂民膏更是只多不少,全都进了万青岩的府库......”

说着,秋棠甩了甩刀鞘上沾到的雨水,继续道,“但他并不满足,此次陶大人遭难,也是因为他想将手伸入国库中。”

玉问泉听到陶穗安的消息,忙道:“可有证据?”

秋棠摇了摇头道:“与玉家境况相似,关键证据是一封出库文书,文书上盖着太府寺印,流出国库的宝物大多换为了银钱,不知去向了,可陶大人只说印丢了,却不知印究竟是何时被何人窃走的,眼下正在狱中僵持,但只要一日找不到丢失的太府寺印,此案便一日没有转机,梁途料到万青岩会在你们回京途中设伏,便派我过来接应。”

玉问泉行礼:“多谢秋棠娘子、多谢梁大人。”

秋棠回礼道:“不必谢我,我只是奉命行事。”

按秋棠说的,回京入宫求情定然无用,要尽快将太府寺印找到才行,只是......眼下还有更重的事......

“天黑了,谢之翎他......”玉问泉知晓自己几斤几两,若是贸然出去寻谢之翎,怕是会帮倒忙,只好将求助的目光投向秋棠。

秋棠接收到玉问泉眼中的情绪,忽然起了玩味的心思,凑近了玉问泉看着她脸。

她忽然凑近,玉问泉只好仰着身子微微往后倒,问:“怎么了?”

秋棠眯起眼道:“先前在含萃楼见二位时,并不觉得你们二人如何相配,是以后来京中盛传谢侯爷宠爱夫人,我也从未信过,如今看来......倒真有些情深义重的意思了......”

玉问泉眨眨眼,不解道:“什么?”

秋棠退开了些,嘴角噙着笑道:“你这表情倒是有意思,莫非还不知晓自己的心意?”

玉问泉抿着唇不说话,秋棠却不打算放过她,继续道:“我在天香楼待得久,看男女之事是极准的,你可有何疑惑?我许能为你解答。”

玉问泉不自在地咽了咽口水,秋棠也不催她,半晌她才开口,却是直接绕过秋棠的话,转而道:“我们遇到了六个黑衣人,他只身一人实在危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