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十二章(1 / 2)

加入书签

张渡一听,失笑出声。

前有谢清辞年纪轻轻就中了解元,后有龙依依的节水灌溉和粮食增产。

这年轻一辈真是越来越强了,一代更比一代强。

他们前途无限,乃是国之大幸啊。

张渡点点头,“那我要是遇见了什么农业上的问题,还要来再次请教龙姑娘你了。”

龙依依笑道:“张大人言重了。”

“有什么事,尽管去龙水村来找我,龙水村的任何一个人都知道我住在哪里。”

张渡笑着点头,“那龙姑娘有什么需要也可以去京城找我,张府的大门永远为龙姑娘敞开。”

“好,当然一定。”龙依依答应道。

张渡感叹了一声,“可惜你是个女儿,若是男儿郎,免不了也要同你弟弟谢清辞一样建功立业一番。”

龙依依抿唇一笑,满不在乎道:“便是女儿身也可以建功立业一番。”

“只是我朝律法并没有女子参加科考为官的先例,若是女儿家也可以参加科考,这样才公平,不少有才学的女子毕生都埋没在了家宅后院。”

张渡听着龙依依说着这等惊世骇俗的话,不由心里吓了一跳,这是他从未想过的路线。

但是他又觉得这种话能从龙依依的嘴里说出来,并不奇怪。

甚至觉得我朝律法有些有失公平,漠北尚且有女子为将,怎么他们就不能女子为官了?

张渡想了想,赞同道:“你说得对,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见识。”

“好,这件事我会向陛下禀明,若是有了消息,我会写信告诉你。”

龙依依没想到在这个年代她还能遇到知己,原以为他们这个年纪的人,有些思想已经根深蒂固,难以改变了。

没想到张渡竟然理解自己。

“若是张大人能讲女子参加科举制推举下去,我龙依依肯定是第一个参加的。”

张渡道:“那我可就等着龙姑娘了。”

两拨人寒暄了一会儿,张渡便离开去募集粮食和钱了,这个事儿还与当地的官府通知了下去。

张渡不怕得罪人,他准备从他拿到的乡绅富豪的名单里面挨家挨户地走过去,就以陈家的三百两银子做标准,比陈家有钱的就多收,没有陈家有钱的就少收一点。

但不能不收。

这么富豪大家都是靠着这片土地发家,靠着这里的百姓种地赚钱,平时没少搜刮民脂民膏。

有那慈悲之心的,不用他逼迫,解释一番,自然会捐出钱来。

家中的钱来路不明的,他就更不能放过了。

张渡一路走去,募集到的银子和粮食不算少,但是用在那样大的金陵城还是不够多。

只有草药,张渡去了这里最大的医馆,济世堂。

这一代的医馆数济世堂最大,几乎凌城下的每个郡县,每个镇子都开有一家济世堂,所以医馆的老板都是同一个人。

在医馆中坐镇的都是医馆老板的学生。

张渡在医馆用着大笔的金银购置了草药,多的要用牛车往外运。

张渡还把需要郎中去金陵城治疗瘟疫的事情告知了济世堂中的郎中。

几个郎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愿意以身犯险冒险去金陵城为那些害了瘟疫的病人去看诊。

其中一位郎中站出来对张渡说道:“张大人啊,不是我们不愿意去,实在是情非得已啊。

“我们也都有一家老小要养,在医馆里面坐诊是我们唯一挣钱的法子。

“而且我们的医术也都一般,要是能治得了这么凶狠的瘟疫,我们早就成为一代名医了。

老大夫欲哭无泪,一脸褶子都堆在了一起。

“我们又何尝不想世间无疾病呢?只是这瘟疫连京城的御医都看不好,我们更看不好了,病没看好,钱也没赚到,再丢了性命,一家老小又当怎么活?

老郎中摇了摇头,“真的是情非得已啊。

张渡也无奈了。

他也知道,一旦进入金陵城,那是否能活着出来,就身不由己了。

他不强求有人能站出来去金陵城,为那里的百姓去看诊,但还是希望能有懂医术的人,能站出来去救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张渡叹了一口气,他不懂医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