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3(1 / 2)

加入书签

的声音中徐徐道来......

相传在地府黄泉路,有一条忘川河,河边的三生石上记载着走过灵魂的前世今生,而河上有一座奈何桥。

走过奈何桥,则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

望乡台边有个妇人孟婆。

人死后经往地府轮回,走过奈何桥,在望乡台上看人间最后一眼。

喝了这碗忘川河水煮的孟婆汤,那些爱过的、恨过的,无法放下的事,滚滚红尘中数不清的悲欢离合与入骨执念,都会随着孟婆汤的缓缓入喉,永远凝固于奈何桥上。

正所谓“黄泉路边彼岸花、奈何桥上孟婆汤、阎罗殿生回生草。”

孟婆的故事背景在古华神话中相当丰富和深远,有很多种传说流传于世。

有的说,孟婆是鸿蒙初开时的天界散官,她不忍看到世人死后还受恩怨情仇所累,就去了奈何桥边支起了口大锅,给他们喝下能够忘却前生的孟婆汤,然后进入下一个轮回。

还有种说法,孟婆为西汉时期的一孟姓女子,她不念过去未来,只是一心劝人向善,后来她入山修行,直至后汉,她死后天帝命她为幽冥之神,让她主管消除鬼魂的记忆。

后人不知其名,只知她姓孟,就唤她为孟婆。

也有说,孟婆即是孟姜女,她在长城下没有找到丈夫的尸骨,为了忘却记忆,她就特意熬制了孟婆汤,希望以此来忘却前世的一切。后来她的故事感动了天帝,就免去了她的轮回之苦,让她在奈何桥边熬制孟婆汤供鬼魂忘却前世记忆。

她不仅是一位令人尊敬的神祇,还是阴间地府的重要人物,负责在生死轮回的交界点为灵魂提供一碗能够忘却前世记忆的孟婆汤。

但是在《山海经》中记载,“帝尧之二女,游于江中,出入必风雨自随,故曰孟婆”。

孟婆其实是尧帝的第二个女儿,后来嫁给了舜帝,成为了一位皇后。

然而孟婆并不满足于在人间享受荣华富贵,她更关心的是众生的疾苦和命运。

其实,不论是哪一种说法,都不过是孟婆的“化身”,她本身就是天生地养的神灵,在历劫之后找到了自己的本心——

她决定前往阴曹地府,为那些即将投胎转世的灵魂提供帮助。

在阴间,孟婆恪守着自己的使命,熬制孟婆汤,帮助灵魂忘却前世的痛苦和纷争,让他们能够以全新的姿态开始新的人生旅程。

孟婆在奈何桥边设立了自己的摊位,每天都会熬制出大量的孟婆汤。

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是善人还是恶人,只要他们的灵魂来到奈何桥边,孟婆都会一视同仁地为他们送上一碗孟婆汤。

喝下这碗汤后,灵魂们便会忘记前世的一切,包括自己的身份、地位、财富和仇恨,只保留下一颗纯净无邪的心,迎接新的生命旅程。

当然除了熬制孟婆汤外,孟婆还承担着维护鬼市秩序的职责,也是鬼市的建立者。

鬼市是阴间的一个特殊市场,各种鬼魂在这里聚集交易。

由于鬼魂们的性格和经历各不相同,因此鬼市上难免会发生一些纷争和冲突。

至此,孟婆召回自己历劫时的三代孟姓后人,点化他们为三大御鬼世家,共同管理鬼市。

分别是——

尧孟氏、姜孟氏,与兰孟氏。

其中尧姜二族在古华国初成,天地大变时有感鬼界动荡,已经弃鬼市而去,另谋出路。

只剩下兰孟氏这一支,守护着这处萧条下来的虚无之界。

第79章

夜色中,曾经灯火通明、光怪陆离的鬼市,如今已渐渐沉浸在一片萧瑟与寂静之中。

往昔的繁华如一场幻梦,随风而逝,只留下斑驳的记忆和空荡荡的街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