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太子之位(1 / 2)
与王土分封不同,无论日后朝中发生什么动荡,此间南境并没有出师理由,也很难割裂出去,如果发生割裂,多建立在中原自顾不暇、国势衰微的情境下。
而今,官家身体康健,此前征战频繁虽有耗国力,但外已平,南番脱离控制的情境是不会发生的,至于内……回程的路上,陆桓不得不郑重思量起日后的局势来。赵王也对这点忧心忡忡。
官家会立自己为皇太子么?自己是否对那个位置存有野心呢?明亮的火舌跳动,干燥的松木被烈火灼去了皮,全身烧得通红,随着阵阵“噼噼”声响起,那通红的松柴被断作了几截、体量也越来越小……
赵王猛灌了一口烈酒,拍着自己的肚子,叹息道:“这几年沉浮于朝堂,本王都觉得自己像这烧红的松木般,肉越来越少、胆子也越来越小了!陆桓啊,本王原以为自己能继承先太子的遗志,在这朝堂上有一番大作为,可如今看来,都是被你们这些人推着往前走的,野心是膨胀了,却也觉得越来越没意思了……”
不同于其他皇子的英武长相,性格或自有主张、或杀伐果断,赵王身体偏于肥硕,笑意亲切和煦,是个能亲自去到西市与王妃买瓜吃的接地气的主儿。如果不是被“这些人”推着往前走,他觉得自己评曲大家,或是木匠大家都能做得??即便排除周围那些谄媚之言,他也是有些门道在身上的。
说闲散逸情,是有的。说心中存有先太子遗志,想肃清朝堂,那也是真的。在陆桓看来,赵王其实活得十分别扭,说他韬光养晦蓄势待发罢,实际上的赵王习惯了在官家面前予问予答,很少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政见言明,更不用说玩弄权术了。官家也意识到,这个儿子只能做务实之事,虽还算得耳清目明,可若想让他继承大统,似乎有些难度。
陆桓沉默着,往火堆里继续丢了根带叶的松木进去,但见松叶瞬间化为灰烬,不可自抑地生出一种同情来。他与赵王之间隔了十来岁,算说主上臣下,怎会没有防备心,可当下情境,瞧着赵王喝得微熏的模样,陆桓不禁皱眉说道:“王爷将暗卫屏退了,便觉得自己能得一时自由了么?”
“你们这些谋士推着本王不得不走,母妃也是全心筹划,然而圣心恩宠并不在本王这,你们还能推本王去哪呢?”赵王神情失意,看向陆桓的目光却忍不住自嘲道:“陆桓,你和先太傅一样,怕是都没下对注哦,本王怕是会让你们失望了……”
“怎么会呢?王爷所创牛犁给百姓带来了多少福祉,改造箭弩火炮又减少了多少兵士死伤,如果仅用是否登上高位去评断有用与否、成败为何,那也实在可笑得紧了。”陆桓说及此处,不禁想到自己日后的打算,竟与眼前这天家贵胄有了同样的处境。
若谈及日后,陆桓觉得自己比赵王要幸运得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