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3十三(2 / 2)

加入书签

宋以安修道比他晚,境界也低些,叶姑娘更是年纪还小,难道这秘境是根据修为来分派的?

季知年这般想着,往前看,那位剑首却不知怎么停了下来。

他素白的衣摆边散落着几颗山楂,一个小姑娘呆愣地望着地面,嘴张开又合上,就要伸手去捡已经沾满尘土的山楂。

洗霜眉心轻微蹙了下,把一串糖葫芦塞进她手里,阻止了她弯腰去捡的动作。

小姑娘捧着那串冰糖葫芦,浓密的睫羽小扇子似的眨了眨,低声道:“......谢谢。”

洗霜倏地抬眼,神色冷淡:“这本就是你的,何必谢我。””

这孩子捧着几串糖葫芦,在街上跑,突然撞到洗霜,手里的东西全飞了出去,其中一串正好落在洗霜怀里。

她确实没必要谢他的。

但小姑娘却很认真地摇了摇头,道:“我哥哥教我,如果有人帮你,你是要道谢的,世上好心人本来就少,没缘由帮你的人更少,如果遇到了,是要谢谢人家的。”

她又从自己那串糖葫芦上拔下一颗山楂,犹豫片刻,还是递给了面前的仙君,软声软语道:“谢谢你。”

洗霜目光落在那颗山楂上一刹,心中忽然闪过一道极细的光,问道:“你哥哥是谁?”

小姑娘语气天真:“哥哥就是哥哥啊。”

洗霜摇头,微微垂下眼:“我是问,你哥哥叫什么。”

小姑娘嘟起嘴,不解道:“就是叫哥哥啊,诶,哥哥有名字吗?”

“好像是有的......但是他好久不回来,我已经忘了。”

她好像陷入了巨大的迷茫之中,一旁的季知年见此,干脆问起另一件事:“小妹妹啊,你今天有没有见过一个穿红衣服的女修和一个黑衣姑娘,她们和浮屠城的人打扮都不一样,应该很好认的。”

“那红衣女修背着一把重剑,银白色的,和我差不多高,你仔细想想,有没有见过?”

小姑娘顺着季知年的描述仔细回想,白嫩的脸蛋慢慢浮起绯红,却怎么也想不出来。

她垂头丧气地摇了摇头:“对不起,我没有见过你要找的人。”

“但是你要找人的话,去找浮屠城西的‘百事通’更快啊,那个瞎子什么都晓得的。”她叹了口气,又说,“如果我哥哥回来了,他一定知道这两个人在哪的,如果我等到他,就让他帮你们找。”

洗霜皱眉道:“为什么你哥哥一定知道?”

女孩眨了眨眼,歪头看他:“知道就是知道啊,这需要什么理由呢?”

她抱着自己的糖葫芦开开心心走远了,洗霜还站在原地,似乎在思考方才女孩的话,季知年只好同他商量:“剑首大人,要不我们先去城西问问‘百事通’?”

半晌,他才听到这位剑首“嗯”了一声。

然而到了城西,季知年才发现,这个百事通确实很有名气,槐树下支了个摊子,来问事的人络绎不绝,但??不管季知年怎么问,这个百事通都没有回答他。

就像他根本听不到他说话一样。

季知年觉得挫败,但是转瞬又疑惑起来,方才的小姑娘,怎么就能很顺畅地和他们交流呢?

两人在浮屠城里转了一圈,没看到一点宋以安和叶琛的影子,阴影没有覆盖的地方,也就只有外面的树林没有找过了。

天色慢慢暗下来,虽然不抱希望,季知年还是问洗霜要不要再去树林里找一找。

结果树林里除了乱跑的鸟雀什么都没有,天全黑了,浮屠城的城门也已经落下,季知年熟练地生起火,围着火堆烤刚抓到的野鸡,抬起眼,洗霜离这堆火很远,栖在树上,转瞬树枝就泛起层层叠叠的霜花。

季知年远远望了他一眼,到嘴边的话就缩了回去,他咬了一口油汪汪的鸡肉,决定在找到叶姑娘之前,还是不要再和这位剑首说话了。

也不知道叶姑娘平时是怎么和这位剑首相处的,就,不说话吗?

*

如果此时有人从高处俯瞰,不仅会看到一堆明亮的篝火,还会看到附近一棵亭亭如盖的古树上,竟然结起了重重冰挂。

夏夜,冰雪并不融化,洗霜所在的这棵树从树冠到枝干,挂满了冰花,他栖在树上,熟悉的冰雪气息萦绕周身,垂目看去,季知年正在大口吃肉。

季知年其实是个很识趣的人,隐隐感觉到洗霜不太喜欢他,就很少自讨没趣。

如果叶琛在这里,他们应该会聊得很热闹的。

洗霜想起当初和叶琛下山的时候,她总是提起闲云宗和她师兄多么多么好,白日抿唇冷脸的小姑娘,一说起自己师门,眉眼弯弯,满是笑意。

烛火照红了她的脸,叶琛一边叹息妖鬼毁掉了农田和庄稼,山下好多人家都外逃了,那家卖桂花糕的点心铺子也关了门。

一边又说起从前闲云宗的日子,每到春天,花开得漫山遍野都是,师姐们就会拿野花做各色花汁染指甲,有师姐趁大师兄睡着的时候,偷偷给他十根手指染了不同颜色,像在手上开染坊一样。

她说的一切,对他来说都那么新奇。他听她说了很久,有些好奇:“花汁染指甲是什么样的?”

叶琛朝他眨了眨眼,一根手指抵在唇边,神秘兮兮的:“这个东西,要自己体验过才明白,你想知道,我就给你染。”

洗霜想象了一下,自己顶着十个不同的指甲盖的样子,觉得太奇怪了,但是好奇心又被叶琛勾了起来。

于是当天晚上,叶琛又问他要不要染,眼瞳闪着盈盈的光,灵动狡黠,一看就满肚子坏水。

但他看着她的眼睛,忽然想起了苍云山偶尔出现的雪狐,皮毛雪白,睫毛纤长,蓬松的尾巴把自己团成一团,趴在雪里。

仿佛已经和苍云山终年不化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