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4十(2 / 2)

加入书签

“一堆光头和尚!”灵犀绘声绘色道,“你不知道!浮屠塔这群和尚真不够意思,明明就在山下念经,看到我们误入他们的秘境,什么也不说,就让人干着急!”

灵犀:“我看他们就是故意的,一群秃子悠闲得和什么一样,净看我们出洋相,这次斋会浮屠要是没什么表示,我第一个不同意。”

许多修士愿意千里赶赴浮屠斋会,不止是为传说中的飞升机缘,还有一点是因为浮屠一向会在斋会上免费发放丹药和一些低级法器。

浮屠塔背靠佛圣,在丹修、器修式微后接纳了许多来自五湖四海,所修之道殊异的修士,是以外面很难找到的丹修器修,却在浮屠城安家,这里的丹药法器都比外面便宜。

灵犀这话,无疑是在暗示叶琛,不要急着走,浮屠为了安抚来这里的修士,八成这次斋会会多发点鸡蛋,不是,丹药。

听完灵犀的话,叶琛却没什么高兴的神情,她收敛神色,缓缓道:“你是说,韩子仪在山上招魂的时候,浮屠塔的佛修们,就在山下看着?”

......

与此同时,浮屠塔。

浮屠塔的守塔人白天守塔,晚上推着推车走街窜巷卖糖画,是浮屠城公开的秘密。

甚至他卖的糖画比守塔人这个身份更为出名,毕竟浮屠城的居民也就过年时去拜一下塔,但没有人不曾吃过老僧的糖。

慧能对此很不理解,他觉得师父守着佛圣在人间的遗迹,讲出去多风光啊,但卖糖画的,听起来就和开客栈的卖猪肉的没什么两样。

他见师父如此不求上进,自己就暗下决心要干出一番大事业来,前几日,佛宝佛光大炽,当时正好是慧能值守,亲眼看见了他此生都难以忘记的景象。

终年低眉垂目的佛像完全睁开眼,温和醇厚的声音传入他灵台,直贯三花。

佛圣要他去做两件事。

第一件,封闭浮屠城往外通道,已经进来的修士不能出去,外头的修士也不能再进入浮屠地界。

第二件,佛宝一分为三。

这第二件事还好办,拿三个钵子分装就是了,但第一件事,就有些麻烦了。

但慧能是个不怕困难的小和尚,他一看师父那副万事不挂心的样子,就放弃了和师父通气的想法,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在交通干道上设下陷阱,直接把人拦在浮屠之外,同时他还想了个好办法,佛圣不让人离开浮屠,那直接城门戒严不就得了。

想法是好的,但实施过程中出了一点问题。

小和尚拦得住地上跑的,拦不住天上飞的,更拦不住开传送法阵烧灵石进来的。

所以事情发展到后面,就成了浮屠界内,有的没的全被秘境吸了进去,慧能只好带着一帮和尚在灵山等事情结束。

慧能心里也隐隐有猜测,佛圣在这个节骨眼打开秘境,还事先做了清场工作,所求为何?

??只能是为了被囚禁在灵山五百年的那位法修前辈了。

老僧不知道慧能脑子里一瞬间动过这么多心思,只在旁边垂着眼熬糖浆,糖浆熬至金黄,散发出浓稠的蜂蜜甜味,慧能才转过头问自己师父:“师父,佛圣这是个什么意思呢?佛宝虽然被外面传得神乎其神,但我们知道,那只是佛圣留下的舍利而已,又不像昨天那小姑娘说的,还回答一切问题,要真能这样,哪里是佛宝,只能是佛圣显灵了。”

佛宝被供奉在浮屠塔,慢慢地便传出去一种说法,佛宝是佛圣遗物,蕴含飞升的大机缘。

可浮屠塔的人知道,佛宝供奉在浮屠塔的原因,单纯只是佛宝和浮屠塔都是老僧守着,老僧嫌麻烦,干脆把东西放在浮屠塔保管了。

老僧没有回答,慧能还不死心,绕着他转了好几圈:“师父?师父??”

老僧只好搁下汤勺,抬眼道:“佛圣......自然有佛圣的道理。你还小,何必操心?”

这就让慧能生出点不服气来,他道:“那当年四圣崭露头角的时候,也是我这么大呢。”

老僧淡淡笑了下,用那种慧能不太理解的眼光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