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惊马(2 / 2)

加入书签

沈知书学武正是因为薛姨娘。

她六岁开蒙,跟着曾教过沈娘的老夫子念“之乎者也”。她聪敏过人,老夫子总对沈娘说:“我看这孩子迟早越过你去。”

那时的沈娘还是礼部主事。她揽着沈知书的肩,摸摸她毛茸茸的脑袋,笑道:“全看这孩子今后的造化了。”

沈娘名沈寒潭。

沈知书就这么跟着老夫子学到了十二岁。

十二岁那年,沈寒潭迎了一位新姨娘进门。

三妻四妾在南国是常事。婚前,双方便要商定好今后的角色:是嫁方,还是娶方。

婚后嫁方跟着娶方回家,娶方要给嫁方家中一笔不菲的聘礼。

此后娶方主外,嫁方主内,娶方若有想法与条件可以再娶,只是需得征询嫁方的意见。

亦有不愿分嫁方娶方的,约定了一生一世一双人,婚后共同承担经济压力,便称为“平婚”。

沈寒潭与何娘并非平婚。何娘家境不好,沈寒潭娶她时予了一百两银子并六十六匹布、六十六匹罗,并许了何家一生的荣华。

生孩子的活一般由嫁方承担。然沈寒潭心疼何娘体弱,便一己揽了去,怀胎十月诞下沈知书,在礼部挂了小半年的假。

因此若说沈寒潭对何夫人不好,那是万万不能的。但若说好吧……沈寒潭亦已有了五房小妾。

薛姨娘便是第六房。

薛姨娘是沈寒潭跟随皇上北上巡游时带回来的外族人。游牧人性子都烈,红缨枪耍得虎虎生风,眼角眉梢都是原野上恣意自由的味道。

沈知书问薛姨娘草原长什么样,薛姨娘眨眨眼,爽朗道:“我同寒潭说声,带你去瞧瞧。”

这一瞧,沈知书的心便扑在了马背上,再也回不来了。

思绪归笼,沈知书瞧着面前那应声而开的大铁门,顿觉有些头疼。

不为别的,只是……

记忆里,沈寒潭的姨娘们都太能闹腾了!

自打她记事起,沈宅上空总是成日间萦绕着此消彼长的笑声。大姨娘酷爱爬树,二姨娘迷上了学戏,三姨娘要把屋顶掀了以便夜观天象,四姨娘大冬天要去结冰的池子里捞鲤鱼……

更别提每回见到自己,姨娘们都像是见着了长毛三花猫,非得亮着眼扑过来,将自己揉面团似的揉搓一顿才肯罢休。

何娘文静,不同她们闹,只是裹着毯子笑盈盈地坐在葡萄架下,同新进门的、还未被“带坏”的姨娘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

门口站着的门童很眼生,门童对于围着口巾的沈小将军也很眼生。她大约很少见气质如此出众、登沈府也不自报姓名的人,一时有些呆,片刻后才问:

“您哪位?来沈府所为何事?”

沈知书装模作样咳了一声:“这原是沈府么?我走岔了。”

“你就这是扯谎,沈府是你能胡来的地儿么?”门童瞪她一眼,蓦地伸出手,把她的口巾摘掉了,“还带着口巾,生怕我们认出……不是,小沈大人??!!!”

沈知书:“……非也,你认错人了。”

“我这双眼从未看岔过!您的画像城南城北都卖呢,我早瞧过一万遍了!”门童只以为看见了活龙,以能叫裂玻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