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9第十九章 窝篮拉肠(2 / 2)

加入书签

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王文茵特地让穆叔去后山上砍了几根竹子,再用竹子的青皮编了两个大圆簸箕,她要给文老夫人做窝篮拉肠尝尝鲜。

后世的广式肠粉按做法可分为抽屉拉肠粉、窝篮拉肠和布拉肠粉这几种。跟米粉一样,肠粉也是用早籼米磨浆后蒸熟所制,只不过米浆的配方比例略有不同而已。

抽屉拉肠粉用的工具是不锈钢制的抽屉蒸箱,但这个时代还没有不锈钢。布拉肠粉则是将米浆浇在细密柔软的纱布上,再利用蒸汽穿透纱布孔隙的方式将米浆蒸熟,这样做出来的肠粉口感更加细腻湿滑。【注3】

只是布拉肠粉需用质地上好的棉纱布做容器,但北宋的棉花种植还没普及,市面上即便有棉布,价格也十分昂贵,普通人根本用不起。所以,在口感差别不大的情况下,王文茵决定用竹编簸箕做窝篮拉肠,成本就低了许多。

做窝篮拉肠前须先在簸箕上扫一层油,再将米浆浇在扁平的窝篮上,随后双手把着簸箕的边旋转摇晃,待米浆像一张布一样均匀摊平后再铺上肉码,最后扣到已经上汽的热锅上加热。由于簸箕表面有很多细小的缝隙,在蒸制过程中米浆中的水分便会从缝隙里排走,形成一张薄而透明的米皮。因此,用窝篮蒸出来的肠粉口感轻薄润滑,米香也更加浓郁。【注3】

第一锅窝篮拉肠出炉时,幸运的吃货赵四郎恰巧赶上了。

“小娘子又在研究什么新奇的吃食?”灶房门口探进来赵四郎半个身子,刚进院子他就闻到了米香,循着味儿寻过来。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王文茵笑盈盈地将一盘刚出锅的窝篮拉肠奉上:“这是新鲜出炉的窝篮拉肠,郎君快尝一口。”

“窝篮拉肠?”

这名字听着古怪,但这盘中薄如蝉翼、晶莹剔透的肠粉可就太诱人了。赵四郎用筷子夹起一片薄薄的肠粉放入嘴里品尝,嗬,真是又软又弹,入口即化的好滋味。

“口感如何?”王文茵等着第一位试菜的品鉴师给出中肯的评价。

“好,好,好!”除了连声叫好,赵四郎已然词穷,这肠粉比之米粉有过之而无不及,吸溜一口颊齿留香,还没来得及咀嚼便顺着喉咙滑下了肚,实在太好吃了。

王文茵眯着眼笑,看赵四郎一脸满足的表情就知道窝篮拉肠已经成功俘获了这枚吃货的胃。

一盘下肚赵四郎意犹未尽,眼睛不自觉投向了灶台上的蒸笼,舔舔唇不好意思笑了笑,“赶早出门还没来得及用早膳,吃相狼狈,小娘子莫见怪。”

阿萍闻言咯咯笑,“神医莫担心,我家小娘子最喜欢看人吃东西狼吞虎咽的模样,她管这叫客户的真实反馈,说明咱们的食物是真香真好吃,嘿嘿。”

赵四郎也不扭捏,将空盘递过去,笑嘻嘻道:“那我还能再要一盘吗?”

王文茵豪气点头:“郎君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今日肠粉管够!”

灶房里其他几个早就候着等开锅的人都主动将新出炉的下一锅肠粉让给了赵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