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二十四章(1 / 2)
王文茵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笑着反问道:“七衙内可知为何文家庄拥有这村子里最多的田地和粮食,却从未发生过流民上门行窃之事?”
文安世对王文茵的坦率直白有些不适应,他当然知道原因,只是有些事实他说不出口。
王文茵看出他的窘迫,莞尔一笑道:“奴家是孤女,在此地无依无靠,稚子无罪,怀璧其罪。与其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只有大家都有饭吃,才不会冒着犯法的风险去掠夺旁人的财物。奴家非圣人,谈不上以德报怨,只想安安静静地‘赚钱’而已。”
她故意加重了“赚钱”二字,小小调侃一下文安世,没想到他却深以为然,躬身深深作揖:“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小娘子的心意某深为感动。”
这般郑重其事,倒是把王文茵搞得很不好意思,曲膝福了一福,回礼道:“七衙内过誉了,奴家只是为生活所迫而已,同理心也只有相同境遇之人才能明了。”
文安世脸上发涩,自己读了那么多治国齐家修身平天下的圣贤书,懂的道理却远不及张口闭口把赚钱当人生目标的王小娘子,难怪古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大道至简,小娘子的言论倒是令某想起前朝王介甫相公的名言。”文安世嘴角隐约含有一抹促狭的笑:“合天下之众者财,理天下之财者法。”【注1】
王文茵脸上闪过一丝慌乱,很快镇定下来,故作无知道:“七衙内好学问!只是奴家不过是乡野丫头,哪懂那么许多大道理,不过是实践出真知罢了。”
“好一个实践出真知。”文安世满眼赞许:“想必前朝那位王相公提出的很多国策也是从实践中得来。”
王文茵尬笑,王顾左右而言他:“七衙内要助乡民修建茅屋,我这边也要扩建米粉作坊,不如找个人出来统筹分配人手,如何?”
文安世笑笑,收起逗趣她的心思,招手将陈武唤来:“若是小娘子乐意,这修建茅屋之事便交由你来统筹管理,有任何需求都可转告陈武,他会替某出面摆平。”
王文茵也正有此意,反正修建茅屋跟扩建米线作坊都需要人手和材料,统一采购建材并安排施工人员不但能提高效率,还能节省一大笔钱,于是便答应下来。
*****
王文茵是个实干派,定下目标说干就干,当即便将流民召集起来开了个会,将修建茅屋和米线作坊的计划告诉给在场众人。
“我点算了一下,你们这里一共八户人家,四十九口人,按照每户三间茅屋来算,一共要盖二十四间房。你们是想将所有的茅屋合并在一起呢,还是各自分开?”
众人一听每户人家能分得三间茅屋,简直喜不自禁,三五作对嗡嗡议论,最后一致决定还是要分开,每户各自占一块地,最好带个小院还能晒谷晾菜养鸡圈猪啥的。
这倒没什么问题,里正那边已经答应把山腰附近这片空置的荒地圈出来给流民盖房。这块地虽然荒芜,地势崎岖,胜在面积大,足够这八户人家盖房用,今后哪怕再来几户流民也不在话下。
“既是给你们盖房,便要大家自己出力。虽然盖房子用的石料和木料由文老夫人赞助,但咱们能省则省,这山上有现成的泥石土块都可以捡来用不是。”王文茵倡议道。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此外,我打算在山下扩建一个米线作坊,起几间大屋当作坊用。修建米线作坊需要人手,我不会让大家白忙活,会给大家算工时,回头每户出的人力都能用工时换铜钱。”
这话一出,众人简直不敢相信,脸上又惊又喜又怀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