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8第二十八章(1 / 2)

加入书签

翌日,王文茵便带队去朱仙镇上采购修建房屋用的砖石、瓦片、条石、沙子、石灰、木料等建材。跟各大建材商谈妥价格后先运回一批现成的,剩余的建材商家会陆续派人运送到丰收村。

材料到位后,工头鲁大便指挥流民开始修房,基本上成年男女和半大的孩子都到工地上来干活了,老人则负责给工地做饭。因为王文茵说过凡是参与修建米线作坊的人都给记工时,到时候可以用工时兑换铜钱,此外,每日还给大家提供免费的餐食。

砖瓦房修起来很快,材料都是现成的,地基早已夯实,没两天功夫墙体已经砌完,接下去就是穆叔带人立柱上梁。在砌墙的同时,穆叔已经让鲁大将木窗框提前嵌入墙体,挖出窗洞备用,以便后续安装门窗。

甩手掌柜王文茵除了出钱什么都不用干,每天跟点卯似的到工地里转一圈,发现有了众人高涨的热情,这盖房子就跟旱地拔葱似的长势惊人,不由得感叹:没有花钱的不是!

与此同时,在张二嫂的统筹管理下,静缘庵的米线小作坊每日都有稳定的产量,王文茵便可以腾出手来研发新的产品。

山下的米线作坊封顶那日,赵四郎又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他已经找到了一间各方面条件都十分合意的铺子,准备等王文茵看过满意后便签署租房契约。

那还等什么!行动派王文茵火速赶往朱仙镇。

铺子就在赵家药铺隔壁,先前是一间书肆,店面不大,采光却非常好,后面还有一个院子和三间屋舍并厨房茅厕。推开后院的门便是小巷,闹中取静,整洁干净,很合王文茵的眼缘。

“这间铺子我记得先前是一家书肆?”文茵道出了内心的疑惑。

“小娘子记性真好,这里原先的确是一家书肆。”赵四郎也不隐瞒,“这间铺子其实也是我家的产业,先前租去开书肆的人说要携家眷回南方去了。我四处看过后觉得还是自家这间铺子最合意,便同父兄商议后要了过来。小娘子若是不满意,我再另寻他处?”

王文茵摇头:“不,我很满意,只是……”

赵四郎见她反应,猜测道:“小娘子是担心把香料铺开在我家药铺隔壁,会对药铺有影响?”

王文茵默认了。

“这个问题我已征求过父兄的意见,他们都认为香料铺相当于药铺的延伸,是更为专业精细的一类药铺,且与我家的主业并不冲突,相反还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是以并不反对。”赵四郎兴致勃勃道。

既然赵家人都没意见,王文茵还有什么理由反对,便也同意了。

“小娘子对店铺装修可有什么想法?”

王文茵在店铺里转了转,脑中已有了规划,“我有一些设想,待我回去画几张设计图稿出来再与你商讨。”

“好。”赵四郎欣然答应:“小娘子有想过为这间铺子命什么名吗?”

王文茵想了想,道:“便叫兴隆堂如何?”【注1】

“兴隆堂?”赵四郎低头沉吟片刻,忽地抬起头来击掌:“兴隆堂好!取义生意兴隆,咱们这间铺子必定生意兴隆,哈哈。”

王文茵哑然失笑,她没解释,就当这是一个巧合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