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第四十一章 过户立契(2 / 2)
“买田地?!”张二嫂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听到的,惊喜道:“小娘子这是要当地主了?”
王文茵含笑点头,“那些田地加起来大概有十几亩,多数为旱地,水田只有少数几亩。”
张二嫂本就是农户出身,对农事自然比王文茵懂得多,一听村里人卖给王文茵的多数为旱地,立刻摇头劝止:“小娘子,旱地不好打理,能种的作物有限,产量还低,那些农户怕不是见你年轻忽悠你呢,切莫上当受骗啊。”
“婶子别担心,我心里有数的。”王文茵告诉张二嫂:“我的计划是将旱地全都改造成水田,这样能种植的作物便不受限制了。”
旱地改水田在张二嫂听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旱地改水田?那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啊?况且也很少听说有人这么干的,小娘子还不如直接买水田来得划算。”
“旱地改水田确实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过一旦改造成功就是造福子孙后代、功在千秋的好事。”王文茵道出自己买旱地的真正目的。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张二嫂多少已经有点了解王文茵的性格了,她不会做无用功,更加不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做不值得的事,既然她说要改造旱地为良田,想必是有她自己的打算。
“小娘子打算如何改造旱地?”张二嫂道。
王文茵起身拿起笔开始在纸上边写边画,“旱地最大的问题就是缺水,所以旱改水第一步便是修建蓄水池和灌溉渠,并将水渠中的水通过输水管输到田地里去,这样便能保证庄稼旱涝保收了。”【注3】
“修建蓄水池和灌溉渠?用什么修建?”在张二嫂的概念里,农民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从来没有人能凭一己之力修建蓄水池和灌溉渠,将宝贵的水资源保护起来以防旱灾。
王文茵便将自己跟文安世一起研制水泥混凝土蓄水池的事讲给张二嫂听。
张二嫂听完啧啧咂舌:“小娘子说的这个什么泥什么土的别说没见过,我就是连听都没听说过。果然,人还是要多念书,那句话咋说来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回头我一定督促我家孩儿好好念书,就算考不上举人,也比大字不识的多数人要强不少。”
张二嫂虽然识字不多,但对宋真宗赵恒写的这首《劝学诗》倒是情有独钟,时不时拿出来鞭策儿子要努力上进,争取通过高考,哦不,科举改变底层泥腿子身份,实现阶级飞跃。
王文茵一把握住张二嫂的手,商量道:“婶子,我打算将这些田地都登记在你的名下。”
张二嫂惊得跳起来,“那怎么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