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第五十二章(1 / 2)
真是闻所未闻!
区区几十亩地居然能开发出这么多功能来,这又是种地又是养殖的,还附带什么堆肥、食品加工?在场的农户心里暗暗发笑,王小娘子怕不是想多了吧?
王文茵都不用问,从农户们脸上就能看出他们心里在想什么。
“大家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几十亩地能做这么多事。”
农户们不吭声,默认一个连地都没种过的小娘子也就只会纸上谈谈兵罢了。
王文茵轻咳一声,“实不相瞒,我虽没下过地,但我好歹也是见过猪跑的。其实这个有机生态农场的方案并非是我异想天开捣鼓出来的,而是从欧罗巴洲的农民那儿学来的。”
欧罗巴洲?那是什么地方?
“大家不用管欧罗巴洲在哪里,那是比西域更西面的一块大陆,在那儿生活着很多高眉深目的农民。”王文茵把手一挥,轻描淡写道:“欧罗巴洲的土地不像咱们大宋朝这么广袤,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当地的农民便会将土地的经济价值发挥到极致。”
农户们一头雾水,王小娘子到底在讲啥呀,不就是种地嘛,啥是经济价值,能吃吗?
鲁大忽然举起了手,“小娘子,我有个问题想请教。”
王文茵笑着点了点头,“你且说。”
这其实是她事先跟鲁大约定好的,让他来当托活跃会议气氛,不然只有王文茵一个人讲,大家都会听得睡着。
“种植区内为何要分育苗区、大棚种植区、小拱棚种植区,和露天种植区这几个不同区域?”鲁大问道。【注1】
“问得好!”王文茵给鲁大竖了个大拇哥,“分区种植的目的是为了根据季节来轮流种植农作物,先说育苗区,我想问大家通常都是怎么育苗的?”
王文茵把目光投向了丁桂,见有机会表现,丁桂也不谦虚,说道:“通常都是育苗和种菜交替进行,比如一块上菜蔬生长之时,便在另一块菜畦上培育秧苗。”【注1】
“这便是传统的育苗方式,受制于自然条件的影响,育苗苗龄长、大小参差不一、成本高,还会因冻害或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造成缺苗。”王文茵道。【注1】
这是实话,丁桂也不得不承认,“确实如此。敢问小娘子可有更好的育苗方式?”
王文茵抿嘴一笑,“我特地规划了一块育苗区,因为我们要做工厂化育苗。”
她拍了拍手,王大崔便出门去了。很快他又折返回来,跟穆叔两人一人抬一边,将一个竹制的长方形屉子抬了进来。
这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农户们都好奇地围上来看稀罕。
只见长方形的屉子被隔成一个个小小的方格子,格子里面铺满了土壤,每一个方格子中央都生长着一株近乎一般大小的青绿绿的健康秧苗。
居然还能这么干?农户们都惊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