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9第三十九章 没有永远的幸运(1 / 2)

加入书签

第三十九章没有永远的幸运

国庆的加餐是蘑菇,元旦的加餐也是蘑菇。

虽然只有蘑菇,但谢挽霞带了一丝笑容:“毕竟吃到了纯粹的米饭。”

冠英看了她一眼:“妈,你能不能有一点志气?只是米饭里不掺红薯,就觉得满足了?而且那是怎样的米饭?东方魔稻。”

口感粗糙,而且完全没有米香。

想一想自家从前吃的米:“崇州米,西昌米,泰国香米,不用配菜,只吃米饭就很美味。”

谢挽霞叹道:“那时候你还要挑剔菜不好,太油了,或者油放得少。”

佘凌连忙说:“要说起米,我们东北大米很不错的。”

薛琴笑道:“五常大米,都知道的,名头很响。”

龙柏真道:“要说五常的米,或者真的很好吧,不过我吃过最好的米,是朝鲜屯大米,那是真的不用配菜……”

佘凌连拍大腿,是的,是的,每次系统点餐,指定用朝鲜屯白米,五常大米可能真的很好,但就好像阳澄湖大闸蟹一样,那一小片出产,哪能行销全国?日本泰国的米也很出名,但自己都不奢望,只要有一碗香喷喷的朝鲜屯米饭,就很幸福了。

张夏乐着说:“然而如今哪一种都吃不到,只有东方魔稻。”

就这还是限量供给,米饭之中掺红薯。

冠英两腮都鼓起来:“为了省米,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做红薯饭?十月末忽然开始。”

??搂着大宝:“可不要啊,只吃了这两个月,大宝就瘦成一条条,眼看脸上都有皱纹了,和他爷爷一样。”

佘凌凑过去仔细看了看:“是瘦了,黄黄的,爱娣也瘦。”

比大宝还瘦。

然后转头对冠英一笑:“自然是要十月底呢,红薯生长期一百二十天,六月中旬大战,算一算日子差不多。要说红薯,真是个好东西,超级水稻亩产两千斤很惊人,但红薯随随便便就是四千斤,厉害的亩产万斤,真是个宝贝,只要有它,不担心饿死人。”

张夏挑起拇指:“凌姐有学问。是那位农神讲的?”

佘凌笑道:“她早就出院了。网文里有写。”

《咸鱼大小姐》国破家亡逃难,从空间中获取食物,前世农学院毕业,面对一片菜圃,仰头向天一阵狼嚎:“为什么没有红薯?种植水稻小麦都好辛苦,所以空间里根本没有准备这些,只开了一小片菜园,单吃菜,肚子发空。哪怕有马铃薯也好,虽然比红薯产量略低了些,一亩也有一千多斤。这两样好东西如今在哪里?应该都还在南美洲。”

然后就巴拉巴拉罗列一串数字,对比几种主粮的产量,本来这种单纯的知识介绍,不是很能引起读者兴趣,但作者加入了分析。

佘凌也认同,在这样的末世,假如自己的外挂是随身空间,种植水稻小麦不是好的选择,太累了,产量也低,红薯马铃薯极其高产,也省掉脱壳碾磨的加工程序,红薯倒罢了,自己不很感兴趣,马铃薯泥可以用来做主食,虽然热量低一点,搭配肉蛋也还行。

想到庄园小屋,佘凌的心又痛了,随身空间搭配读书系统,逆天的存在,彻底财务自由,完全解脱末世危机。

冠英一头躺倒在床上:“吃得这样差,每天要工作,全年没有休假,只要能动,就要做事,学校里周奶奶,中风偏瘫才不再来扫地。”

龙柏真默默片刻:“周姐很辛苦,找时间该去看看她。”

大宝的爷爷说:“十几天一根烟都没有抽,我的心里慌啊,日子太苦了。”

龙柏真望他一眼:“与时俱进吧。”

张夏狠狠咧嘴:“阿姨,这个不是与时俱进。”

而是严重衰退。

这一句话,黑色幽默,让人真想哭,心酸啊,这就是社会演化。

第二天,一月二号早上,佘凌与母亲手挽着手出门,薛琴从后面赶来,紧贴着佘凌:“凌姐,马上大夜班,拜托一件事。”

“消炎药?”

“是啊,小安咳了半个月,我好容易托人拍了胸片,肺感染,但想要开药,无论如何拿不到。这里有一张药方,如果在外面能够找到,我那里还有一只银手镯。”

佘凌看着单子上的药品名:阿莫西林/头孢、布洛芬、羚羊清肺颗粒、板蓝根。

医师署名:欧阳圣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